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春秋 >> 院士风采
沈家骢
发布时间:2008-03-31 09:41 来源:绍兴日报字体:【
为一种使命感而奋斗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家骢
 
                           ■记者 何超群 文  许文豹  摄  

   院士名片:

  沈家骢,1931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随后分配到东北人民大学(后改名吉林大学),师从陶蔚荪教授、唐敖庆教授。历任化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副校长。1989年在美国犹他大学做客座教授一年。1993年至2004年在吉林大学,创建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后任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90年代初浙江大学任双聘教授,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兼职院长。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沈家骢院士的研究领域为聚合反应微观动力,超分子化学,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有机高分子膜的组装与功能,有机高分子光电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等。他与他的集体获得1988年国家发明三等奖,1989年与2004年两次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年获得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出版专著三本:《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加聚反应微观动力学》、《超分子层状结构》。共发表文章4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我是一个普通的人,也没有做出什么大贡献,真的没有必要宣传。”1113日,浙江大学求是村,76岁高龄的沈家骢院士慈祥的笑容里盛满了谦逊。迄今为止,这位在国际化学界具有一定地位的科学家还没有接受过任何一家媒体的采访。在网上,除了他的个人简介,很难找到更详细的资料。

  但是,从绍兴沈家台门走出去的那份故乡情缘却让他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邻家大爷一样,和家乡来的记者聊起了那一段坎坷而美丽的人生,尽管刚刚从北京参加完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回到杭州,一路的疲惫还未完全褪却……

使命感积聚的力量

  绍兴我前段时间刚去过,这几年变化确实大,越来越漂亮了!但是每次来去都很匆忙,真想好好待上几天,走走看看……”说话间,沈院士深情的目光再次落在对面墙上那幅兰花水墨画上。

  19311013日,绍兴市区沈家台门,随着一阵哇哇的啼哭声,中国化学界一颗闪亮的星星在这里诞生,他就是沈家骢。

  我一生中经历了无数坎坷,但是,孩提时代的那两次却让我刻骨铭心,让我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这也是我从小努力读书的原动力。沈家骢院士说。

  我出生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和全中国老百姓一样,绍兴老百姓同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31·一八事变,很快,绍兴沦陷。我清晰记得,日本的轰炸机几乎每天都像苍蝇一样在头上盘旋,冷不丁炸弹扔下来,一大片房子化为灰烬,到处是惨烈的凄叫声……”

  鬼子经常半夜三更闯入民宅,很多次,我和兄弟姐妹几个在睡梦中被明晃晃的刺刀赶到墙脚,我们吓得都不敢哭,他们到处抢劫,还对妇女……”沈院士欲言又止,异常沉重的表情让人似乎看到那种灭绝人性的卑劣行径。

  家里值钱的东西几乎都被抢光了,我们的生活变得非常艰难,常常是有了这顿没有了下顿……那时,虽然不完全懂事,但是仇恨已经刀刻般烙印在脑海里。沈院士说,所以,当他们强迫要求我们学日语时,我们根本不学。日本人到学校来检查了,我们的老师才装模作样领读几遍,就像小和尚念经。等到人走了,老师就给我们讲《西游记》,那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了。

  但是,除了日语坚决不学,其他课程我都学得格外认真。从那时起,沈家骢幼小的心灵里,开始有个声音在呼唤:一定要好好读书,一定要让国家摆脱落后挨打的困境。

  我念高中的时候,和父亲一起来到早已沦陷的杭州。父亲是名律师,兵荒马乱的年代让他的生意同样难以为继,生活更是日益窘迫,最后,我和兄弟姐妹几个的学费都没有着落。怎么办?那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向银行借钱。

  起先是爸爸去借,次数多了,他便让我去借。我至今清晰地记得,那种被柜台里的人流露的鄙视的眼光,就像无数只虫子噬咬着心,难受得让人不敢抬头,所以,每次去借钱,我非常不情愿,每次都走得很慢很慢……”从家里到银行并不远,几分钟就到,十六岁的沈家骢埋着头,两条腿像灌了铅似的,一步一步艰难走着……“贫穷就要受欺负,我一定要自强!沈家骢每跨出一步都这样对自己说。

  现在回想起来,正是这种改变国家命运的强烈使命感,改变个人命运的强烈决心,让我尤其珍惜求学生涯,让我执着于科学攀登。沈家骢院士在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浙江大学后,在家里无钱供养他读书的情况下,他半工半读,在钱江边打石子,帮人碾米,为自己挣学费、生活费,不让家里负担一分钱。

站在国际前沿竞争

  所有熟悉沈家骢院士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细节:他的工作三点一线76岁的他至今常年奔波于杭州、长春和北京三地。他目前担任浙江大学材化学院院长、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几乎平均每月一次赴北京参加各种学术研讨等会议。不但如此,他还经常奔波全国各地参加各种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作高分子研究等学术前沿报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科学的竞争,就是在国际前沿上的竞争,要敢于把自己放进去。一直以来,沈家骢以这样的人生信条勉励自己和他的学生,为心中的使命感执着奋斗。

  翻开厚重的人生履历,聚合反应微观动力,超分子化学,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有机高分子膜的组装与功能;有机高分子光电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等等,他不断突破的研究领域,让他的每一步都在中国化学史上留下扎实的印记。

  上世纪70年代,沈家骢在唐敖庆教授指导下从事加聚反应微观动力学的求解过程的研究,动力学方程的解就是高分子最重要的特征——分子量分布函数,他们用概率论的方法解决这个难题,从而发展了加聚反应与共聚反应统计理论。

  八十年代后期超分子化学刚露苗头,他及时抓住这个机遇,模仿细胞的生物膜,充分运用多种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筑构功能性的复合薄膜,经过十多年深入研究,使他认识到超分子化学、组装化学是创造新物质、新器件的重要渠道,创新思想的重要源头。

  高层研讨有利推动国内研究的进展,建立高层次、高效的国际合作关系。从1994起,沈家骢院士与诺贝尔奖得主、超分子化学奠基人、法国科学院院士Jean-marie Lehn,德国科学院院士H.Ringsdorf,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G.M.Whitsides教授共同主持四次超分子体系的国际香山会议,延续十年时间深入研讨了超分子科学发展动向,在以超分子功能体系为纽带建立材料科学与生命科学的桥梁,发展自组装的方法推动功能性的纳米制造,20年间使国内超分子科学的研究从启动到发展,从实验室走上实用化过程,成为创造新物质的重要通道。

  沈家骢院士在开拓新研究方向的同时特别注重应用基础的研究,使化学与材料研究结合,他在超分子化学,组装与自组装深入研究基础上,与他的研究集体开展高分子光电信息材料与器材研究,从跟踪到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突破荧光发光的局限,提出磷光发光的思路,为高效电致发光铺平道路,开展磷光发光机理及宽禁带半导体的研究;从有机发光体的凝聚态有序结构,提出了设计高传输性发光材料的理念,从而开拓有机发光晶体的新思路,2001年起他一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重大计划的专家组组长。

化学魅力在于创新

  绍兴一中的学子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阳春三月的下午,他们的校友,一位来自中国化学界的科学家和他们坐在一起,谈论奇妙的化学,谈论科学的魅力,谈论人生的追求。

  化学的前奏是古人研究长生不老药和点石成金的技术。如今化学已发展成为一门中心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产生了许多新领域,为科学的发展作了很大贡献。"

  孩子们,化学力量无所不在!21世纪的化学有五大难题:合成化学的难题,组装化学的难题,功能材料的难题,生命化学的难题,绿色化学的难题。同时,化学也面临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分子化学向超分子科学发展,化学品向功能材料与器件的发展和化学与生命科学的结合。我衷心希望在座的同学中有一天能成为解决这些难题的杰出的科学家!今年412日,绍兴一中1945年初春三班校友沈家骢专程回到母校,为学生们做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科学的魅力》的报告。沈家骢院士通俗易懂、诙谐风趣的报告让一代学子零距离感受了一位化学大家的风采。

  事实上,50多年来,沈家骢院士除了奋斗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第一线,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他还特别注意培养青年学生。他常常把他们带到学科发展的第一线,调动他们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国际学术大环境中放手竞争。到目前为止,他已培养出60余名博士,成为学术带头人或骨干奋斗在国内外各自的岗位上。

  对于青年一代,这位老化学人充满殷切期望,给学生作报告,他常常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真诚而朴素的话语让一代代学子深受启发。

  化学的魅力在于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和所有创新一样,需要有厚实的积累。在沈家骢院士看来,想在科技领域做出成绩,青年学子更加要耐得住寂寞。

  十年寒窗苦读,这仅仅是知识积累的小小一步。他说,做学问,我们要甘于把冷板凳坐热,而不是把热板凳坐冷。创新不是简简单单的胡思乱想,需要对前人所做过的事情有透彻的理解,而这正需要拥有长年累月的积累。在厚重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够寻找创新的突破口,这正是所谓的站得高,看得远。

  在做学问的时候耐得住寂寞,就是要有对课题研究的成就感和使命感,他觉得作为科学家,在科研中不断解决问题是最关键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每个人工作一辈子,学习一辈子,也只有这样,人生才会越来越充实,越来越有意义。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