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越地风情 >> 民风民俗
绍兴人正月新春特色菜
发布时间:2010-02-21 08:45 来源:绍兴县报字体:【
    绍兴人的饮食习惯是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具有明显的越地饮食习惯,人们常用“蒸、煮、焐”来概括绍兴人的烹调特点,特别是到了过年期间和正月新春,绍兴人的饮食更有特色。

  白鲞扣鸡。“白鲞扣鸡”是绍兴民间的传统佳肴。“白鲞”,即用大黄鱼加工制成的咸干品,味鲜美、肉结实,为名贵海产品,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可开胃、消食、健脾、补虚。“越鸡”,为绍兴历史贡品、名特产,鲜嫩肥美,中医认为其味甘、性温,可温中益气、补精添髓,白鲞与越鸡配伍,同蒸成肴,可谓锦上添花,其味更胜一筹,两物均具滋补之功,加之新鲜,咸鲜互补,两味渗合,鸡有鲞香,鲞有鸡鲜,咸鲜入味,香醇清口,富有回味,不愧为肴中之珍品,绍兴“咸鲜合一”风味的典型代表。

  虾油浸鸡。虾油为一种增鲜入味、气味清香的咸鲜调味品,用来浸渍新鲜的鸡鸭、鱼肉,风味尤佳。绍兴民间在春节时必备此菜,因其利于贮存,又其味鲜美,作为待客的主菜之一。“虾油浸鸡”清香味醇,清鲜入口。

  鲞冻肉。“鲞冻肉”是绍兴的传统菜,民间除夕“分岁”时必备此菜。相传有一农户,婆婆刻薄,媳妇很是贤德。除夕“分岁”吃饭时,婆婆故意把鲞头烧入鲞冻肉中而专让媳妇食用。小叔见状批评其母,不该如此对待嫂嫂,媳妇听后笑对小叔道:“小叔错怪了婆婆好意,婆婆这是为让嫂嫂讨个吉利,今年有鲞头,明年更有享头了。”媳妇这番话打破了尴尬局面,婆婆深受感动,从此一家和睦,日子越过越好,因而流传至今。

  “鲞冻肉”由文火细煮而成,鲞肉配伍,咸鲜合一,鲜香酥糯,红亮晶莹,油而不腻,别有风味。

  扎肉。“扎肉”是绍兴传统风味菜。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相传明嘉靖时,奸党弄权,民不聊生。山阴(绍兴旧时为山阴、会稽两县)有田氏家祠,向有在每年冬至祭祖时,向各族丁分肉一斤的族规。这年时值大旱,田产收益大减,值年者无力按族规办事,便购来少量猪肉,切成小块,连皮带骨以竹箬壳紧扎,烧煮后分给族人,族人见值年者以块代斤,虽甚感不满,但一尝其味极佳,加之年成如此,也就默认了。以后竞相仿效,因肉块上均扎有箬壳,称为“扎肉”。扎肉历经改良,已成佳肴,色泽红亮晶莹,肉香酥爽韧,肥而不腻,酥而不碎。

  糟鸡。“糟鸡”始于民间,为除夕夜饭及春节宴请中必不可少之菜肴。此菜以当年越鸡和酒糟为主要原料,经白煮、腌制、醉糟等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肉质细嫩、咸鲜适口、糟香醇厚的特点。

  醉蟹。“醉蟹”,相传由在安徽作幕的绍兴师爷所创。当时,淮河两岸蟹多为患,当地百姓却不知食用,庄稼遭害,驱赶无方,十分惊恐。师爷便向州官提议,鼓励百姓捕捉,上交官府,他则备好许多大缸和食盐、黄酒,将蟹腌制起来,然后,到各地销售,绍兴俗称其为“淮蟹”。“醉蟹”是在此基础上改良而成,经选蟹、养蟹、制卤、浸泡、醉制等工序精制,清香肉活、味鲜吊舌。

  鱼干。绍兴喜欢晒鱼干是传统习惯,基础是绍兴盛产淡水鱼。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人们已经在追求新鲜自然的今天,绍兴人仍将鱼干作为送礼的上品,尤其在春节期间送鱼干是很流行的,因此价格不菲。

  八宝菜。主料采用高脚白菜腌成的咸菜、去根的黄豆芽,同时加入千张(切成丝)、萝卜(切成条)、冬笋(切成片)等,也可适量加入一点香菇、木耳等,用油爆炒。炒匀以后加水煮透,适量加盐(甚至不加)后起锅。

  八宝菜是绍兴人在过年时节常备的下饭菜之一,此时往往多油腻,以八宝菜调剂口味深受民众的喜爱。

  另外酱制菜肴、腌制菜肴也是小有名气,如酱鸭、酱鹅、腌菜等。许多在绍兴人眼里看起来土得掉渣的绍式传统菜,如今已成为绍兴人过年流行饮食的“香饽饽”。(熊君言)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