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春秋 >> 乡贤清吏
“水利泰斗”潘家铮
发布时间:2012-07-23 15:35 来源:绍兴日报字体:【
    斯人已去,乡人哀之。

  潘家铮,于7月13日中午12点0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潘家铮,我国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国家电网公司高级顾问、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资深院士。 

  这位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泰山北斗”,爱好文学,也喜欢创作,尤其对写科幻小说情有独钟,是中国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

  好学少年

  ●记者  周国勇

  

  好学少年

  1927年,潘家铮出生在绍兴市区一个破落的书香门第。2007年,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的老家就在保佑桥一带的马家台门。“当时这是一座很大的台门,有四进,老祖母和我们住在一起。这座台门不仅大门很大,里面还有照壁,小时候我就经常在这里玩耍。门口有条小马路,台门后面是条河,有10多米宽,出门都是在台门后面的河埠头乘船,经过都泗门出城。”

  战乱中,父亲把他关在楼上的一间屋里,家里大量的文学书籍让他着迷,终生与文学相伴,是少年潘家铮一个美好的愿望。 

  潘家铮小学尚未毕业,抗战全面爆发,一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辗转逃难。其间,他在父亲的严格督促下,终日啃着“四书”等古文。后来几年,他随父亲在浙东山区流浪,见缝插针地读点书。1942年日军大举入侵浙东,他不得不结束断断续续的中学生涯,最后学历是初中二年级。迫于生计,他只能在抗日游击区当个乡村小学教员。

  “我教书的地方在汤浦镇,当时整个学校只有四五位老师,什么课都得教,我就教过算术、常识、体育、音乐,甚至还有劳作课。为了把这门课教好,我找人学习折纸,然后在课堂上教学生折蜻蜓、手枪,学校里还专门开过一个展览会,展出我教的学生们的折纸作品。”潘家铮曾兴致盎然地回忆,“最头疼的是各个年级的学生混在一起上课,常常这边给高年级学生布置好作业,马上到另一边给低年级学生讲故事。”

  在战火中,潘家铮也没有忘记学习。到抗战胜利后,已能看懂一般的英语小说。

  1945年,潘家铮在经过半年夜以继日的苦读之后,居然以初二的学历,取得高中毕业资格。不久,报考浙江大学,又被录取。

  基于童年时的爱好,潘家铮首先填了一个中国文学系,在父亲的坚决反对下,他填报了当时国内刚刚设立的航空系。 

  “1947年的时候,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消息,说有个留英的航空博士,回国以后因找不到工作自杀了。我看到这个消息,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刚好我上面一届航空系毕业的同学都找不到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办法,只能再改,转什么系呢?有人给我出主意,说土木系最好了,就业面非常广,搞搞测量也可以,修修公路也可以,实在不行还可以装装抽水马桶。”

  正是这次专业方向的改变,中国的水利水电事业从此多了一位“泰山北斗”。

  水电泰斗

  1950年,潘家铮从浙大土木工程系毕业,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水电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祖国的落后,尤其是水电业的落后让他毕生难忘。当时,海南岛有一座5149千瓦的水电站,是日军占领时为掠夺海南铁矿仓促修建起来的。当中国政府遣返电站的两名日本工程师时,他们“留恋”地望了电站一眼说:我们走了,电站也完了!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年轻的潘家铮。他发誓此生一定要“开发水电,为民造福”。

  从设计、施工200千瓦的小水电站做起,潘家铮还进修数学和力学知识,逐步形成独特的设计思想。7年之后,他出任新安江水电站副总工程师,具体领导工程设计与施工。新安江水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并自行施工的大型水电站。在工作中,他创造性地改变设计,努力完善施工方案,新安江水电站能在短短三年内建成投产,单位千瓦投资仅690元,与他创造性的努力是分不开的。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视察时题词“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高度评价电站建设成就。

  其后,潘家铮又参加了乌溪江水电站、富春江水电站、长江北口潮汐电站和钱塘江潮汐电站的设计、规划和科研工作。1964年,国家发出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他义无反顾地告别江南,奔向荒无人烟的雅砻江和大渡河,负责锦屏、磨房沟和龚咀等水电站的设计工作。在此期间,先后在工程技术刊物上发表30余篇论文,并出版了《水工结构计算》、《重力坝的弹性理论分析》、《水工结构应力分析丛书》和《重力坝的设计和计算》等四套学术著作,近两百万字,迎来了设计生涯中的黄金时代。

  “文革”期间,潘家铮屡被揪斗。然而,心中的水电梦想却未曾消失。

  1970年,潘家铮重返雅砻江。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78年潘家铮调到北京任职,直至1985年出任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

  潘家铮一生从事水电设计、建设、科研和管理工作,参与的水电工程不计其数。他用生命践行当初的誓言,为中国水电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就在一个月前的6月13日,潘家铮荣获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这是中国工程科技最高奖。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将奖牌送到潘老的病房里。刘延东对他说:“您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我向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潘家铮由此成为继张光斗、朱光亚、师昌绪之后,该奖项的第四位获得者。

  三峡之子

  在一生的事业里,这位水电泰斗花费精力最多,也最感自豪的,就是三峡工程。潘家铮参与了三峡工程论证、建设的全过程。

  1985年,潘家铮担任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和技术负责人。至三峡开发工程总公司成立,潘家铮又担当起技术委员会主任的职务,负责对设计的审查。

  对于这个世界级的巨型水利工程,各界争议一直很大。潘家铮曾经这样告诉媒体:“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的人是那些反对者。正是反对者们的反复追问、疑问甚至是质问,逼着我们把每个问题都弄得更清楚,才使方案一次比一次更理想、更完整。”

  1990年7月6日,在论证热潮几番起落之后,潘家铮代表论证领导小组做出了“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的结论,并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肯定。

  在“自传体”回忆录《春梦秋云录》中,潘家铮写道:“有人说我是主张上三峡工程的积极分子,这其实是误解”,“直到1985年,我还对三峡的移民和泥沙两个问题忧心忡忡……”                         

  是什么原因让潘家铮从“反对派”转为三峡工程坚定的“支持派”?

  原来三年论证期间,专家组全面复核了以往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有疑虑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就是在这段时间,随着我对工程了解的不断深入,我发现自己原来担忧的问题均已迎刃而解,我开始改变最初的观点。”潘家铮回忆道。

  1992年,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获得通过。当晚,潘家铮回家美美地睡了一觉——他深知,自己正处于“风暴眼”,开工后,就要用责任和事实去说服世人。

  2003年,在担任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之后,他认为“运动员与裁判员不能兼于一身”,便主动辞去了技术委员会主任一职,专心于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潘家铮院士说:“质量检查要求非常严肃和慎重,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切不可走马观花。”因此,他每年至少要去三峡工地两三次,以定期或不定期对三峡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国务院三峡三期枢纽工程验收专家组组长潘家铮提前来到坝顶。如果此时的潘家铮是登山者,那么,横在他眼前的就是珠穆朗玛峰。

  “科幻”院士

  潘家铮爱好文学,也喜欢创作,尤其对写科幻小说情有独钟,是中国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潘老逝世,不少媒体用“天堂里,多了一位喜欢写科幻小说的两院院士”,来赞誉他在科幻小说方面的成就。这位严谨的科学家曾出版过《一千年前的谋杀案》《偷脑的贼》《蛇人》《吸毒犯》《地球末日记》《UFO的辩护律师》等大批科幻小说,且成就不俗,曾获得过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等多个全国性奖项。

  1993年,潘家铮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集《一千年前的谋杀案》,这部作品的问世不仅令众多读者感到惊奇,也为当时正处于低谷期的中国科幻小说界带来了惊喜,我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金涛先生当时就撰文指出:“现在我们终于有了一本中国的科学家亲自动笔写出的科幻小说。”

  潘家铮曾告诉本报记者,自己写第一篇科幻小说大约是在1990年,纯属偶然。那时三峡工程尚未上马,闲着无事,他和朋友们争论起一个问题:人类制造的机器人可以仿真到什么程度,以及机器人会不会最终威胁人类生存?他认为机器人的智能永远达不到真人程度,也不可能消灭人类,就写了篇小说来申明此意。

  “这样就一直写了下去,内容芜杂,想到啥就写啥,大体上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宇宙航行’等热门范畴,或者通过科幻探讨一些历史疑案。”他努力想使科幻小说“本土化”、“世俗化”和“教育化”,“如能‘寓教于乐’,使年轻人读过一篇科幻小说后,除有助于开拓思路外,还能在脑子中留下一些感慨或引发一点思考,多少是有点益处的。”

  2006年9月,《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