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天地 >> 红色记忆
太行山上办报人——寻访何云烈士
发布时间:2015-08-26 17:01 来源:市委党史室(市志办)字体:【

  

   绍兴籍人何云,是国家首批公布的抗战英烈。他是《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开创者,深入太行山区办报,以笔作枪,为抗战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一次反扫荡战役中,何云不幸中弹牺牲,血洒太行山。刘伯承曾痛惜道,“一武一文,两员大将,为国捐躯。”一武是左权将军,一文就是何云。

  解放后,何云烈士的忠骨被移至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太行山上办报人
  ——寻访何云烈士
  ●记者 沈伟 文/摄

 “何云的家乡人来了!”

  山西沁县县城,四湖环抱,五水环绕,古朴而有韵致,被誉为“北方水城”。

  后沟村,有着不少古迹和旧址的小山村,是这片黄土地上的一抹红。

  “何云的家乡人来了!”7月初,当我们走进《新华日报》华北版旧址大院时,74岁的退休教师杜广义动情地说道。

  报社旧址所在,是一座深宅大院,呈田字格局。在院子里,聚拢了不少从附近赶来的村民。

  杜广义拿出一本写满毛笔字的旧挂历,给我们讲述起何云与这座院子的往事。

  “这座院子曾经是一个县长的,因为院子大、房间多,后来被用作报社办公。”

  在杜广义看来,何云之所以选择在后沟村办报,除了因为此处远离交通要道,进退自如,还因为后沟村有老百姓的拥护,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在昔日同事的印象中,何云为人诚恳、和蔼,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而在乡亲们的印象中,何云说话和气,工作勤快,待百姓像家人,热情似火。

  村里还有老人记得何云第一天来到村里的场景:“他拿着水桶和扁担,给村民打水,没有半点儿官架子。”

  “在那年的腊月二十,村里的王志堂老人伤风,几天都没有康复。何云知道后,让卫生员送去西药,治好了大伯的伤风,过了一个安康年。”

  杜广义老人一边介绍着,一边带我们走进院子,走进过去的印刷室和排版室。

  在印刷室的门廊上,还贴着一张“一报千军”的横批。朱德总司令曾到报社视察,他称赞《新华日报》“一张顶一个炮弹,而且天天在和日寇作战。”

  来到院子深处,看到一间小房子,木门紧闭着,窗户的玻璃破损,墙上写着“何云住所”。

  杜广义介绍说,里院很安静,何云经常深夜写稿、审稿。

  就是在这个不起眼的房间里,何云写出一篇篇通俗易懂、言辞犀利的好文章。

  大山里的《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华北版是一张铅印的四开报纸,有着自己的排字房和印刷厂。

  1939年元旦,为了宣传抗战,《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山西省沁县后沟村创刊。

  是年,担任《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的何云年仅34岁。他带着一批印刷工人,扛着手摇印刷机和沉重的铅字,渡过黄河,走进太行山深处,来到沁县的后沟村。

  在杜广义老人给我们展示的《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刊号复制品上,还能清晰见到何云亲手撰写的《创刊词》:

  “本报愿做文化粮食之供给所,愿做华北文化抗日统一战线之倡导者与组织者,将全华北文化战士紧紧团结在本报周围,为开展敌后方之文化运动而与敌寇们苦斗到底。”

  《新华日报》华北版也果如何云所希望的那样,逐渐成为“华北人民的聪耳,华北人民的慧眼,华北人民的喉舌。”

  在这背后,是办报人的默默坚持和巨大付出。

  在办报初期,工作紧张,人手不足,通常要一个人顶两个人的工作。而这不是最困难的,最难的是由于敌人的封锁,办报所需物资十分紧缺。

  沁县党史办退休干部梁建国老人告诉我们,由于铅字经过长期印刷,字迹变得模糊,有些成了黑点,印出来的报纸无法辨认。于是,何云发动同事,自己动手用木头手工刻字。

  “油墨用完了,他们就从山上砍来松枝,烧出油墨;纸张用完了,他们收集破布、麻头,用大锅熬煮,自制麻纸,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报社在何云的运作下,不断扩充。他扩大通讯员网络,组织运输队,扩大发行网,生产资料自给自足,建立了延安新华社和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密切联系。

  报社的战地记者为了采集线索,常出没于游击区和敌占区,带来第一手的报道。

  在抗战中,《新华日报》华北版第一时间报道了“百团大战”,展示了胜利的战果,揭露了日寇的罪行,并在华北地区推广了军民抗战的成果和经验。

  在整个办报期间,何云和同事们不仅拿笔,还要拿枪,不断战斗和转移。报社曾转辗迁至祭祷岩、武乡县大坪、辽县后庄、武乡县山庄等地,前后共驻扎过20多个村庄。

  因此,《新华日报》华北版成了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在两年间,迅速成为发行量达到3万多份的“敌后宣传阵地”,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笔作投枪

  1905年,何云出生于上虞区永和镇的朱巷村一个老旧的台门里。几堵残壁,断砖旧瓦,这就是当年的老台门,如今的烈士何云的故居。

  日前,记者前往何云家乡寻访。

  何云出生在一个破落的书香家庭,祖父曾是举人,家境殷实,但由于父亲的中年病逝,家道中落。

  母亲徐杏美独自带着幼子艰难度日。由于家境贫困,何云的少年生活十分艰辛。但他天赋聪颖,十分好学。

  6岁时,何云一边放牛一边读书。10岁那年,他考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何云考上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教育。之后,他进入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半年。

  23岁那年,他东渡日本,留学于早稻田大学专攻经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何云毅然停学回国,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1932年,何云来到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编辑《中国论坛》杂志,协助宋庆龄、何香凝等人共同领导的“民族解放大同盟”。

  那时,何云时常白天上街演讲,宣传抗日,晚上则是挑灯夜读,伏案写作。

  1933年,何云被上海国民党宪兵司令部逮捕,判处无期徒刑,关押在南京中央军人监狱。在狱中,他坚贞不屈,还坚持学习德文和世界语。

  2015年7月10日,我们来到中央军人监狱,这是民国时期南京的“四大监狱”之一。它位于南京建邺区江东门,附近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云锦博物馆。

  在曾经的中央军人监狱门口,接待室的守卫士兵告诉我们,这里早已成了一处军营。那位士兵指着一排低矮的瓦房告诉我们,那里就是曾经的中央军人监狱。砖瓦房略显破旧,有着白色的墙壁和黑色的小瓦,还有一排红色的木质窗框。

  就在这座监狱里,何云受尽了酷刑,以致于腿部严重变形。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抗日,何云获释。

  之后,他到南京的《金陵日报》任编辑,战斗在新闻战线,坚持采写,宣传抗日精神。

血洒太行山

  由于《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影响力显著扩大,它逐渐成了日寇的眼中钉肉中刺。

  1942年5月,侵华日军以八路军总部和华北《新华日报》社为重点目标,动用数万兵力对辽县麻田一带进行“铁壁合围”的反复扫荡。

  这时何云除了要躲避敌人的扫荡外,还要带领报社的同志坚持出报。

  报社每到一个地方,首先就上房或上树,找地方架天线,嘀嘀嗒嗒收发电报。收到的电报则马上交给何云,何云选出稿子直接给负责印刷的同事。

  5月25日前后,华北《新华日报》社接到八路军总部通知,日军要进行大规模扫荡,何云动员人员埋好机器,带领同事随八路军总部向外转移。

  27日晚,何云所率的小分队转移到辽县大羊角附近,与敌周旋。早在抗战之前,何云曾在狱中遭受国民党的酷刑,身体虚弱,腿部变形,行走不便,因此转移中他面临着更大的艰难和危险。

  次日黎明,敌人开始搜山,隐蔽在半山坡灌木丛中的何云小分队,不幸被敌人发现。

  生死关头,眼看着自己不能突出重围,他对身边的同志说:“不要把子弹打光了,留下最后两颗,一颗打我,一颗打自己,我们决不能活着当俘虏!”  

  此时,敌机在头顶扫射,机关枪又从山下向上猛扫。何云带领大家突围,终因孤军陷入重围。何云不幸背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7岁。在此次敌人大扫荡中,除了何云,华北《新华日报》社还有46位新闻战士牺牲。

  在如今的太行山间,往日战争的硝烟早已弥散,一路上除了连绵的山峦。在颠簸中车行两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来到何云牺牲的羊角乡。它位于“太行之巅”的左权县东南部,因有一座酷似羊角的山而得名。

  乡人大主席刘瑞琴带我们来到了何云的牺牲地,一座叫“桃山”的山坡上。如今,山脚下种满了绿油油的玉米,而见缝插针的核桃树,已经结出了青色的果子。

  据村里的老人讲述,在日本人扫荡时,村里的百姓已经转移到羊角山上,他们听见对岸山坡传来枪声,还看到有黑烟冒出,知道这里发生了枪战。这之后,战士的遗体被运走,村民们才隐约得知牺牲的是华北《新华日报》社社长。

  刘伯承曾对牺牲的左权和何云作如是评价,“实在可惜,一武一文,两员大将,为国捐躯了。”

  如今的左权县左权将军纪念馆内,还有一张左权将军和何云的合照。两人穿着军装,站在一起。

  解放后,何云烈士的忠骨被移至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7月初的中午,我们来到河北邯郸这一烈士陵园。陵园大门上镌刻着朱德总司令题写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园内烈士纪念塔高耸,烈士陵墓掩映在苍松翠柏间,庄严肃穆。

  何云的墓紧挨着左权将军的墓。我们一行人向何云墓三鞠躬,缅怀这位为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抗战作出杰出贡献的家乡英烈。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