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志工作 > 地方志_6648
绍兴城区消失地名考录

信息来源:绍兴地名网 发布日期:2017-08-24 09:23 浏览次数: 字体:[ ]

  

徐冰若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而地名,正是这种历史文化的具体反映。在地名中,人们不仅可以了解某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区域方位,还能从中了解到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古老的人文典故。而地名的演变、更改,更折射出了一定时期的政治气候和社会环境。

  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我们的城市正在日益发展变化,变得更大,变得更美。城市的道路更宽了,居民的住宅区更靓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在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许多河道填了,许多桥梁拆了,许多街弄没有了,或者更改了新的名称。我们的城市也正在失去记忆。

  为了保存城市的记忆,保存每个时代在城市建设中所留下的自己的痕迹,也为对历史有所交待,对已被消失的地名似有必要进行考录。

  几年前,笔者曾对绍兴城区已消失的部分地名作过一些考查。现将部分材料择其要者整理于下,由于资料、精力所限,挂一漏万,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识者指正。

  一、城门楼阁

  五云门

  五云门是绍兴旧时9座城门之一,为陆门。位于原坊口大街东端,即今环城东路与东环城河交接处西侧。城门内建有城楼、月城,还设兵马司厅和窝铺,便于兵丁防守。在府城9座城门中,五云门曾以宏伟著称。

  五云门城高1丈4尺,墙脚宽2丈1尺,墙面宽1丈8尺。古称雷门。据《康熙会稽县志》引《旧经》云:“句践旧门也。重阙二层。初,吴于陵门格南上有蛇象而作龙形,越又作此门以胜之,名之为雷。”《十道志》曰:“句践所立,以雷能威于龙也。门下有鼓,长丈八尺,声闻百里。孔恩乱,为军人砍破,有双鹤飞去。”晋时,传该处忽现五彩祥云,以为吉兆,乃名之日五云门。

  《吴越备史》载,唐乾宁二年(895)董昌据越州为乱,钱镠攻五云门遂平越州,因此五云门还被视为胜利之门,并常阅兵于此。宋王十朋有诗咏其事云:“吴越兴亡事若何,谯门遗迹枕山河。大声曾作雷霆震,应笑人间布鼓多”。

  五云门自句践立古雷门后,曾历经修缮。民国27年(1938)2月,为使日军侵城后难以固守,乃拆除全部城墙,五云门与其他各门遂均不存。

  昌安门

  昌安门为旧府城9座城门中,既有水门又有陆门的两座水陆两通城门之一。位于城东北原昌安直街北端,即今昌安立交桥下环城北路与环城东路相接处。水门在陆门东侧。昌安门已早不存,但另一座水陆两通的迎恩门(又称西郭门)已在本世纪初重建。

  昌安门城高1丈4尺,墙根宽2丈2尺,墙面宽1丈8尺。建有城楼、月城,设兵马司厅和窝铺。宋前,绍兴城墙均为夯土打筑,亦不为壕。元时始用砖石。明万历《绍兴府志》载:元至正十三年(1353),浙江廉访佥事笃满帖睦尔增筑城墙,“始瓷以石,开堑绕之”。这样在陆门以外,便有了吊桥。昌安吊桥跨于今北环城河上,不过早已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新桥。

  出昌安门可通三江所城,故昌安门初称三江门。唐乾宁二年(895),越州节度使董昌称帝,侈国号为“大越罗平”。原董昌部下当时任杭州刺史的钱镠被封为浙东招讨使讨伐董昌。自二月初二起围城10余天,终于在十八日攻克越州,俘获董昌,董昌之乱始安。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将三江门改称昌安门,以寓昌乱平息之意。

  昌安门拆毁时间比其它城门要早。据《绍兴市志》载:民国11年(1922)因修筑萧(山)绍(兴)公路,自西郭门至昌安门段城墙拆除以为路基。以此推算,昌安门比其余城门早拆除约16年。但昌安其名尚存。上世纪90年代在该处新建立交桥仍以昌安名之。

  植利门·东郭门·水偏门

  旧时,绍兴城门有水门、陆门之分。其中水门4座,陆门3座,还有2座是既有水门,又有陆门。这4座水门便是植利门、东郭门、水偏门和都泗门。现在都泗门已在本世纪初重建,植利门、东郭门和水偏门均已不存。

  植利门位于府城正南,即府河南端,今城南大桥北堍东侧环城南路边。城高1丈6尺,墙脚宽1丈9尺,墙面宽1丈6尺。东郭门位于城东南即旧延庆寺前东侧,今鲁迅东路与环城东路交接处。城高1丈8尺。水偏门又称西偏门,位于府城西南,即拜王桥西侧,今环城西路。城高1丈5尺,墙脚宽1丈9尺5寸,墙面宽1丈7尺。三门城上均建有城楼,城下可通舟楫。自隋越国公杨素筑罗城以来,是府城通往东、南、西各方向的主要航道。

  民国18年(1929),因植利门城楼失修将倾,便由当时建设局奉令拆除。20年(1931)7月,为便利交通和排水,又由当时省建设厅转发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函,将植利、东郭、水偏、都泗和西郭、昌安等水门均予拆除。至今,东郭门外,明代余煌自沉殉节的渡东桥尚存,不过原来的石桥已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大桥。在原植利门西侧的南门公园里,新建起了一个面宽三间的“植利轩”,让人还能从“植利”两字,想象到一些植利门的影子。至于西偏门,已无印迹可寻了。好在都泗门已得到重建,多少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水城门的模样。

  稽山门·常禧门

  稽山门和常禧门均为陆门。稽山门位于府城东南,今环城南路与环城东路交接处。常禧门位于府城西南,旧清凉桥南,即今偏门桥东堍的环城西路上。今均不存。

  稽山门和常禧门虽处两隅,但城高墙宽相差不远。稽山门城高1丈4尺,常禧门城高1丈5尺;稽山门墙脚和墙面宽度为2丈1尺和1丈8尺,常禧门为1丈9尺5寸和1丈7尺。两门均建有城楼、月城,设有兵马司厅和窝铺。但稽山门的月城不是一座而是左右两座,这在绍兴各城门中是绝无仅有的。据《康熙会稽县志》载:郡城除水门外,其他诸门均有月城一座,而“稽山门独倍之”。两门还各建吊桥于城门前。稽山门吊桥处现已建有可通40吨位船只的新桥,大则大矣,只少了些古朴之风。偏门吊桥早年改建为仿古廊桥,行人小憩桥上,尚能引发一些思古幽情。可惜一番台风,已刮走了整个桥廊。

  当时,绍兴各城门均非昼夜敞开,而是朝启暮闭。一般是早晨5时开启,傍晚6时或7时关闭。春冬时节各有调整。遇有突发事件,亦有临时关闭城门之举,故农民进城办事,常急急匆匆,惟恐关了城门。

  旧时,在东郭门与稽山门之间,还建有一座罗门,位置约在罗门畈以东。民间还传有“罗门开,强盗来”之说。但旧志对此均无记载。只在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上,罗门桥以东的城墙标志边,注有“此处旧为罗门,今堙”等字样。

  镇东阁

  镇东阁原位于府治以东,即府桥西堍宣化坊北口。为旧子城镇东门,吴越王时,为镇东军军门。门有额,曰“镇东军”,为郎中吴说题写。宋后称镇东阁。在《会稽三赋图说》所刊《南宋绍兴府图》、清《康熙会稽县志》所刊《绍兴府城图》及嘉庆时《县城分治图》和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上,均标有此阁。阁为城楼式建筑,楼上可供观望,楼下可通车马行人。明清以来,有毁建。明嘉靖四年(1525),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五十三年(1719),乾隆五十六年(1791)均有重建、重修。据《越中杂识·古迹》载:阁“高五丈四尺,东西进深四丈六尺,南北宽八丈六尺。阁上有大铜钟一,明洪武十年铸,即能仁寺钟也。今钟上铭文年月尚存,重可千钧,声闻数十里。”阁废于上世纪30年代,现今90岁左右老者曾有亲见者。

  文昌阁下

  文昌阁下系指府山直街北口一带。其名民国27年(1938)《绍兴县政公报》公布的“城区各里街道地段等级”表中有载。

  旧时,该地建有文昌阁,故在文昌阁一带,习称文昌阁下。阁二层,面宽三间。北首楼上面向府治,悬有“文昌阁”牌匾。楼下中间可供行人车马通过。据采访当地老者了解,阁在上世纪30年代初犹存,被毁于日军侵占时期,地名亦随阁毁而不存。

  贯珠楼·合璧楼

  贯珠楼与合璧楼为建于同一条河上的两座风格相同的楼阁式建筑,东西对峙,相距不足半里。其始建年月及楼名出处无考。

  贯珠楼位于今新建南路与渔化桥河沿丁字形相交处。合璧楼位于旧竹园桥以东,学坛地以西,均跨渔化桥河而建。楼二层,方形,四角飞檐,颇为壮观。传旧时供有佛像,后为里人所居。20世纪30年代初,笔者尚幼,居渔化桥河沿王姓台门。一夜惊闻锣声,方知贯珠楼失火,楼乃毁。楼址仅存条石。后渔化桥河被填,现遗址已成新建南路路面。合璧楼废于上世纪50年代初,但残破楼宇一度尚存,至上世纪80年代与周边小屋一起被拆。现其旧址已建为商铺。

  二、桥梁

  能仁桥

  能仁桥在城西北今下大路草藐路西侧,桥东西向,为单孔梁式石桥。旧时,桥北有小能仁寺,桥因以寺名。

  小能仁寺初称地藏院,后改承天院,复改能仁院。始建于北宋。据《嘉泰会稽志》载:“能仁院在府西北三里三百三十七步,北宋开宝六年(973)观察使钱仪建。太平兴国二年(977)吴越给地藏院额。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承天。政和七年(1117)五月,改赐今额(能仁院)。”南宋建炎中(1127~1130)位于城南和畅堂的神霄玉青万寿宫恢复旧名能仁寺,郡人为有别于能仁院,乃将该寺称为大能仁寺,而能仁院便改称为小能仁寺了。

  寺西旧时尚有药王庙、司马文正公祠等祠庙。药王庙为旧时药业同人祭祀药王之处,而司马文正公祠则为祭祀北宋司马光的专祠。司马光死后曾赠以温国公,并加谥文正,因称司马文正公祠,亦称司马温公祠。

  如今,小能仁寺、药王庙均已年久倾废,能仁桥也因填河后拆去。但原桥西的司马文正公祠,至今尚存部分建筑。笔者于2003年冬到下大路踏访时,只见门牌为下大路98、99号,坐北朝南的两间屋前,钉有一块2002年9月,由绍兴市文管部门所立的“绍兴市文物保护单位司马温公祠”的牌子。现尚存平屋两进。据传,在第二进中间原供有司马光塑像。上世纪60年代被毁。现已成居民杂居院落。

  武勋桥

  武勋桥在西武勋坊。旧时,西小路河至武勋坊向西分流,再折北与送嫁池连接,称武勋坊河,桥即建于河的东口。据世居当地而现在仍住在武勋坊住宅区一幢的一位吴姓老人称,桥南北向,为拱形石桥,桥上覆亭,建筑精巧。其年幼时,尚见船只在此进出。夏夜时,常有人在桥上纳凉。

  桥西侧武勋坊河南岸,旧有言子祠。据《越中杂识》载:“言子祠,在武勋桥侧,祀言子偃。按言氏子孙居越者众,向无专祠。康熙中郡守俞卿驰逐邪教,改饰其门宇,以祀言子。后俞公复撤而新之,大门、飨堂、后楼,俱轩敞宏壮。”而据《嘉庆山阴县志》载,这言子祠内,还曾经创办过山阴义学。这山阴义学亦即龙山书院的前身。后因迁往卧龙山仓帝祠,才改名龙山书院。可是至民国内,祠已早圮。据吴姓老人回忆,在其幼时,该处已只剩破屋数间,周围均成荒地。20世纪50年代,在该处兴建绍兴制药厂,河被填,桥亦被拆去。

  状元桥

  绍兴多状元。据新编《绍兴县志》及《绍兴县教育志》载,自唐宋至明清,绍兴山阴、会稽共有状元19名之多。故在城区的地名上也有所反映。南宋时,府城设5厢96坊,其中以状元命名的坊便有3个,即第二厢的詹状元坊、莫状元坊和第四厢的王状元坊。成图于光绪十九年(1893)的《绍兴府城衢路图》上,也还标有状元桥和状元弄的地名,可惜至今这桥和弄已均无遗迹可寻了。

  状元弄已有另文提及,这里只说状元桥。状元桥原为南北向的单孔梁式石桥,位于今断河头中段。旧时,断河头有河东与八字桥河相连。八字桥河向西沿八字桥直街,经小宝祐桥,至断河头西端止,状元桥即跨于断河头河上。相传,这里便是宋时状元詹骙的故里,故有詹状元坊和状元桥之称。

  詹骙,字晋卿,南宋淳熙二年(1175)乙未科殿试第一。《康熙会稽县志》载,后累官至龙图阁学士,知宣国府。并以文学和政绩闻于朝野。听说至今尚有后人居住绍兴。只是这状元桥已于1956年断河头河填埋时被拆去。

  观音桥

  观音桥在人民中路儿童公园西侧,桥曾称兴福桥,为南北向梁式单孔石桥。桥南连接的小弄称观音弄,弄西起新建南路,东止于观音桥脚。因旧时弄内建有观音寺,因以观音名桥名弄。

  观音寺后称圆通妙智教院。关于这观音寺的来历,旧志上还留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成书于明万历三年(1575)的《会稽县志》载:“圆通妙智教院在县东南三里,即观音寺。先是吴越王镠患目疾,医祷勿效。一夕,梦美人以药馈之,愈,镠以为神。无何,甬东人在海上以所得沉香观音来献,镠竦然曰:‘此即前夕之美人也。’宋开宝八年(975),少卿皮文粲舍地建寺,因置观音于其中,号观音院。熙宁中(1068~1077),太守赵粹中推荐,任敕令所删定官,后历任军器、司农、太府三丞。

  三、街坊

  让檐街

  在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上,列有让街的地名,街位于都亭桥以南,马坊桥以北,宋时,称礼逊坊,即今新建南路南端,北起鲁迅路,南至延安路的一段道路。民国22年(1933)绍兴县政府建设科所测绘的《绍兴城区图》上,也列其名,可见民国时,让街的街名仍被沿用。而在旧志上,更能找到有关这街的由来。

  据《嘉泰会稽志》载,汉太中大夫陈嚣,宅在会稽县治东二里。时有纪伯者,与陈嚣宅为邻。伯私侵嚣藩地以为己有,嚣见之不较,并徙地与之。伯惭,亦退避。乃使原来狭小的街衢成为大道。汉成帝鸿嘉二年(前19),会稽太守周君曾刻石旌表,号曰义里长路。后习称让街。宋代诗人华镇曾有“邻里相欢起美谈”之句,以歌颂这让之事。

  如今,街名虽废,但其街犹存。如能在街口立一碑石,以记其事,亦不失为一件弘扬文明和谐之举。

  南街

  南街,原为一路一河东西向小街,因位于城区南端,故称南街。建国后,曾多次分段填河扩路,并改称延安路。

  旧时,南街河与内城河相通,沿河有古桥多座,自东向西,分别为天门桥、柳桥、新桥、莲河桥和马坊桥。随着河流被填,这些古桥亦不复再见。

  如今,当时南街旧物尚有三处可让人重拾记忆:一是路东段的大樟树,今虽仅存半树,犹是枝繁叶茂。该处,旧称大树下。二是福康医院,亦即第二医院前身。清光绪间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上所标出的高氏医院便是。现医院虽然已建新楼,但当年所筑的红砖西式小楼犹在。三是谢家台门,位于延安路中段,为明代建筑,台门坐北朝南,面宽五间,共四进。现虽成居民杂居院落,但已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予以保护。

  三埭街

  三埭街在城区东北,为唐皇街、永福街与学士街三街总称,街均东西向。位于新建北路以东,中兴北路以西,胜利东路与劳动路之间。旧为绍兴城内堕民聚居之所。俗称三埭街。

  堕民明代称作“丐户”。世代被视为卑贱之流,不得与齐民同列甲户,不得与平民通婚,不许应科举。其居地亦被严格规定,不得迁徒,不得逾越,乃有三埭街之称。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上,便标有三埭街的地名。据民国25年(1936)《绍兴商报》载,时绍兴堕民总数3万余人。

  关于堕民由来,众说纷纭,有于越时“野合”说,春秋时“降民”说,唐时“乐师被遣”说及宋时“叛宋降金被贬”说等等,但尽管说法不一,却均为因故被贬而成。且旧之堕民日久除籍,新之堕民又被贬而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堕民才得以真正翻身,其政治地位、经济收入、文化素养和民风习俗,均发生根本变化,原堕民聚居地居民,求学、就业、通婚亦与各地百姓一视同仁,其住地亦已非堕民专住区域。三埭街之称,才被人们逐渐淡忘。

  现三埭街中学士街尚存,唐皇街南首留有部分平屋,仍沿用唐皇街的老式门牌。唐皇街北首和原永福街地块,已建唐皇苑住宅区。永福街已消失。

  利济桥后街

  利济桥后街,原位于利济桥与小江桥之间,为南北向街巷,隔府河与大街平行。街面宽3米至4米,沿街商号林立,特多钱庄。

  旧时,钱庄业被称为“百业之首”,绍兴钱庄业一度也较发达。据有关资料统计,1920年至1935年间,绍兴开设的钱庄资金在3万元以上的大同行共29家,资金在2万元以上的中同行为3家。其中开设在利济桥后街的大同行,便有开源、承源、元康、怡丰等7家,占全城四分之一;中同行有怡泰等2家,占全城的三分之二。足见该处钱庄业之盛。抗日战争后逐渐衰落,沿街仅留有一些单间独户的小店。

  1978年,府河改成涵洞式暗渠时,后街尚存在。20世纪90年代,因兴建商厦,街已不存。

  鹅项街

  鹅项街又称鹅行街(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作鹅行街,民国22年(1933)《绍兴城区图》作鹅项街),原为清道桥至蕙兰桥一段南北向街道,即现在的解放北路南端到人民路口这段道路。民国时,清道桥以北改建马路,但清道桥以南仍保持旧样。街两边开满一些单家独户的作坊式小店,街面狭小,许多地方宽不足一丈,一根竹竿,可以连接两边楼窗。“鹅项”之称,也许就由此而来。1952年,拓建为解放南路。当年的狭小道街不复再见。

  仓桥街

  仓桥街为南北向小街,长100余米,街面宽约3米,位于水澄巷与火珠巷之间。北首街口有桥,以其地近便民仓,因曰仓桥。桥跨水澄巷河,通水澄巷,街因桥而名。南首止于火珠巷,与镜清寺前连接。沿街商店与居民杂处。清末民初,在仓桥街北首和试弄一带,书肆林立。乡贤王子余的万卷书楼,即开设于街口。

  仓桥原为石砌拱桥,1953年,水澄巷河东段被填,桥废。现新建于城市广场西北角的仓桥,跨于今环山河上,已非原桥,亦非仓桥旧址。仓桥街则于20世纪末建设城市广场时被拆除,其原址已成广场西侧通道。现今广场西南首,被列为“历史街区”的仓桥直街,亦非当年的仓桥街。

  月池坊

  月池坊位于原大善桥东首,为东西向小街,东起新建北路,西至大善桥东堍,与西营隔街相对。旧坊内有月池一口。池长6米余,宽约2米,池四周以条石砌筑,南首沿街,设有石栅栏。据《嘉泰会稽志》载,池为钱武肃王所浚。王有目疾故浚池云。坊乃以月池名。

  旧时,因坊口临近大街,商铺栉比。直至1978年,府河大部分改成暗渠,大善桥被拆除,月池坊旧貌犹存。2003年,为整治解放北路、胜利路口环境,街屋被拆,月池遭填。其坊口旧址,虽新立有月池坊牌坊一座,但已面目全非。

  车水坊

  车水坊之称,始于南宋。据宝庆《会稽续志·坊巷》载,时府城共置5厢96坊,第5厢设5坊,分别曰教德、卧龙、车水、显应、秦望。至民国间,教德坊、卧龙坊、显应坊、秦望坊诸名已不存,惟车水坊地名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犹存。历时900余年,为府城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名之一。

  车水坊原为东西向小街,东起五马坊口,西至大郎桥、小郎桥,是旧时前往常禧门(即旱偏门)的必由之路。建国后,人民路向西扩展,车水坊沿街房屋被拆,路面从原来的3米至4米拓宽至20米,现其旧址已成人民西路。

  都昌坊口

  都昌坊口又称东昌坊口,位于鲁迅路与新建南路交叉处,因坊口南首有都亭桥,故宋时称都亭坊。据《嘉泰会稽志》载,桥为蓟之训卖药之所。现桥尚存。

  旧时,坊口街道狭窄,街面宽不过三四米。鲁迅故居、祖居,即在坊口东侧。1953年,始建鲁迅纪念馆于鲁迅故居与祖居之间。后为拓宽路面,拆除沿河旧房,改称鲁迅路。后一度复称都昌坊口。2003年,为发展旅游事业,建设鲁迅故里,街南沿河重建店屋,路面也改用石板,重称鲁迅路。

  大坊口·小坊口

  大坊口、小坊口均在今新建北路,大坊口位于新建北路与东街交叉处,小坊口位于新建北路与断河头相连处。宋时,绍兴城区街衢多以坊称之,南宋宝庆《会稽续志》曾列坊名96处。明万历《绍兴府志》所刊《旧越城图》,也列有坊名60余个,有些坊名至今尚沿用,如富民坊、作揖坊等,但绝大多数坊,已改称街、弄。该地旧称坊口,因东街处街面较断河头为宽,民间乃以大、小坊口称之。

  清代,大坊口东侧街北,有书画家赵之谦故宅。赵之谦(1829~1884),字益甫,清绍兴会稽人,为著名书画、篆刻家。工诗,擅书画篆刻。初师丁敬,继学邓石如,取法秦汉,揉合“浙派”、“皖派”之长,运用精篆八分之技,入于书画,通于篆刻,融篆刻、书法、绘画三者之技于一体,自成一家。其宅坐北朝南,共5进。建国后曾先后为展览馆、绍兴县文化馆馆址和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团部。本世纪初已改建为住宅区。

  四、弄巷

  状元弄

  状元弄位于马梧桥河沿(今人民中路)与观音弄之间,为南北向小弄,与西侧唐家弄平行,长一百余米。弄北口有梁式石桥,称吴三板桥。据史料记载,弄内曾为状元余煌府第,因以名弄。

  余煌(?~1646),字武贞,明会稽人。天启五年(1625)乙丑科殿试第一,钦点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与修《三朝要典》。崇祯十年(1637),连岁大旱,煌疏言其事,悉免积逋,百姓称德。十一年(1638)省亲归里,倡议修复倾圯岁久的三江闸,不遗余力,并力任其事,建闸于猫山之麓,横截江流,启闭有法。使潮入为患的脊田,变为沃土。清顺治二年(1645)鲁王监国绍兴,余被授兵部尚书,并亲赴前线督师。顺治三年(1646),清军过钱塘江,鲁王弃城逃遁,绍兴城内有人欲闭城死守。煌曰:“临江数万之众,犹不能当一战,乃欲以老弱守孤城乎?”于是启城使百姓出城以避兵灾。余煌自己却于六月初四,朝服袖石,在渡东桥下,自溺而死。居民德之,曾立祠祭祀。

  余煌府第俗称状元台门,建于弄内西侧,大门坐西朝东。但数百年来因失于保护,至建国初已早破败不堪。1954年,马梧桥河被填,弄口吴三板桥亦同时被拆除。上世纪80年代,因人民路沿街兴建商铺,弄内房屋成片被拆除,弄乃被废。如今已无遗迹可寻。

  洋河弄

  洋河弄旧称杨衙弄,位于鲁迅路与延安路之间,弄南北向,南起延安路,北至鲁迅路木莲桥河沿。宽1米至2米。弄两侧多泥墙,遍长木莲藤。住宅不多。
  洋河弄狭窄,但过去却颇有点名气。因为南宋陆游与前妻唐婉邂逅相遇的沈园,便在这洋河弄3号。今门前悬挂的“沈氏园”匾额,为郭沫若题写。

  据史籍记载,沈园为南宋时绍兴名园。陆游初娶唐婉,后因不悦于姑,被迫离异。绍兴二十五年(1155),二人相遇于沈园。时陆游已另娶,唐婉亦改嫁。唐婉在园内置酒菜款待陆游。陆游追忆往事,感慨万千。乃在园壁上题《钗头凤》词一首。相传,唐婉也有和作,有“世情薄,人情恶”之句。不久,唐婉悒郁而亡。后陆游曾多次重游旧地,并留有诗作多首。

  建国后,沈园对外开放初,便一直以洋河弄3号作为正门出入。后在鲁迅路另设园门,这正门改成了出口。上世纪90年代,沈园扩建,新建务观堂、陆游纪念室、东园等景点,在延安路新建正门,同时把洋河弄南段纳入沈园范围,弄乃被切断。

  如今洋河弄已仅留北首一截之地,除尚有一个钉有洋河弄6号门牌的永福庵外,无居民居住,弄已基本不存。

  躲婆弄

  躲婆弄在戒珠寺与题扇桥之间的蕺山街西侧,从戒珠寺南行约50米,在蕺山街104号屋旁有一小弄,弄口狭窄,不足2米。弄东起蕺山街,向西至中段折北与西街相连接,全长100余米,便是旧时的躲婆弄。

  提起躲婆弄的故事,还与弄附近的题扇桥有关。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王羲之“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耶。’姥如其言,人竞买之。”民间相传,这天老姥的这几把扇,果然卖到百钱一把。老姥大喜,心想,这扇经这样一题字,可以卖到如此好的价钱,何不再去请他题写几把。“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但她并不死心,还是天天守候在桥边。一天早上,王羲之刚从家里出来,远远见到老姥又守在桥边等他了。他就急忙躲进了街边的一条小弄。后来,这王羲之为老姥题扇的石桥便称作题扇桥,而这条小弄便称为躲婆弄了。

  躲婆弄在清光绪十九年(1893)宗能述识的《绍兴府城衢路图》上并未标出,但民国22年(1933)绍兴县政府建设科测绘的《绍兴城区图》上却标有躲婆弄的地名。

  旧时躲婆弄由西折北的转弯处,原有一座单孔梁式石桥,称笔架桥,因此建国后躲婆弄便改称笔架桥了。笔架桥早被拆除,但笔架桥的地名至今尚存。至于躲婆弄的老地名,只有世居当地的耄耋老人才记得了。

  降诏弄

  降诏弄又称至诏弄,为南北向小弄,弄南起永福街,北至斜桥河沿,宽2米,长100余米。据《绍兴县地名志》记载,唐天宝间,贺知章请为道士,诏许之,以千秋观为其宅。使官持诏途经于此,后人因名至诏弄。民间俗称缸灶弄。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及民国《绍兴城区图》均作缸灶弄。

  上世纪80年代后,因拓建道路,兴建住宅区,降诏弄被拆除,现已无迹可寻。

  文峰弄

  旧时,府城许多相同地名常有大小之分,如大江桥、小江桥,大坊口、小坊口,大禅法弄、小禅法弄等,文峰弄也有大、小两条,均东西向,平行于水沟营至塔山西麓,长100余米,宽仅1米余。民国27年(1938),政府对城区各街道巷弄评定等级时,被评定为7等以下的偏僻小弄。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上,仅标文峰弄,未分大小。

  建国后,大文峰弄在扩建绍兴四初(即今绍兴文理学院附中)时,已被划入学校范围;小文峰弄东端亦因建房而被截断,仅留西首靠水沟营一截,位于今水沟营南段,药师庵北侧,门牌已统一划入水沟营。大小文峰弄之名,从此不复再见。

  当弄·包殿弄

  当弄和包殿弄为两条偏僻小弄,位于胜利路试弄和铁甲营之间。当弄为南北向,南起胜利路,北通营桥河沿。包殿弄为东西向,横行于当弄中段。在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上均有记载。至于两弄名称,是否旧时弄内曾有包殿和设有当铺,就不得而知了。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如今这两条小弄基本不存。

  2003年冬,笔者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经当地居民的指点,才找到这两条原来的小弄。在被称作包殿弄的小弄内,经过寻找,终于发现两块旧时包殿弄的门牌,证实该处确为包殿弄。但当弄的门牌始终无法找到。且弄已东拐西弯,有些墙边小径,宽度不足1米,还堆满垃圾,看来已无人行走。当绕出小弄,寻到胜利路时,才发现,弄口已在胜利小学里面。

  火弄·硝皮弄

  火弄和硝皮弄这两个弄名写在一起,是因为这两个地名现在虽然均已不存,却是同一条小弄,这条弄现在统称和平弄。硝皮弄位于弄东端,起自大街,即今解放南路。火弄位于弄西端,止于小酒务桥直街,即今仓桥直街。火弄长约100米,硝皮弄稍长,约150米。弄宽均3米左右。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上,无火弄地名,整条弄东起大街,西至小酒务桥直街,均标为硝皮弄。但在《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道路》中有火弄地名的记载。而在民国《绍兴城区图》上,已分别列有硝皮弄和火弄的地名。至于其弄名由来,资料中无考。

  据访问居住于当地的一位任姓老者得知,建国初,火弄和硝皮弄的地名均尚存在。这位老者居住的台门,便是火弄10号。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才统一改称和平弄。

  糕点弄

  糕点弄又作糕店弄,位于都昌坊路与缪家桥之间,南北向,为一河一路小街,路东河西,长200余米。相传越国时,此地曾设作坊,专事糕点生产,因名。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作高田弄,民国《绍兴城区图》称糕店弄。

  原糕点弄51号有胡大海故宅。胡大海(?~1362),明初将领,字通甫,濠州(今江苏泗洪)人。初从朱元璋起兵,渡江后,攻取宁国、徽州、严州、婺州、绍兴等地,治军纪律严明,不妄杀人,注重农桑,曾受群众拥戴。后为叛将所害。被追封为越国公。上世纪80年代初,尚存坐西朝东门厅3间。

  20世纪90年代为扩建中兴路,弄四周房屋全被拆除,河亦被填。

  木桥弄

  木桥弄位于火珠巷西段南首,弄口有木桥,跨于火珠巷河上,因称木桥弄。清时,绍兴乡贤王子余故宅,即在弄内4号。1939年3月28日晚,周恩来以内侄身份前往拜访,并在王宅勤训堂向亲友一一问好(1998年2月11日《绍兴县报》)。本世纪初,该地段新建绍兴大剧院,弄及四周房屋全被拆除。其旧址已成剧院的一部分。

  汲水弄

  汲水弄为南北向沿河小弄,南起南街(今延安路)莲河桥东,北至都昌坊路糕点弄口,长300余米。20世纪90年代,为拓建中兴南路,弄废。汲水弄河原与莲河桥河相连,除南段部分通过路面处改建为暗河外,大部尚存。原河上架有单孔梁式石桥两座,弄南首称仰盆桥,弄中段称望郎桥,传说均与朱买臣及其妻崔氏的故事有关。桥皆在建路时被拆除,沿河东首住屋亦于2003年冬被成片拆迁,现已建成商铺。

  孝女弄

  孝女弄位于南街东端,原是一条偏僻小弄。弄南北向,南起南街天门桥,北至惠日桥大道地,弄宽1米至2米,长200余米。建国后改称惠日桥。上世纪90年代,惠日桥以南路段全线开通,与环城南路相接。已改成惠日桥的原孝女弄也全部拓宽,统称稽山路。

  如今,知道孝女弄的人已经不多了。其实这孝女弄也并不是这条弄的原名,弄的原名应该是长弄。至于长弄的地名怎么会改成孝女弄,这里还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据《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所收录的葛幼兰撰写的《孝女弄考》记载,昔日,长弄内有章姓居民,贫而早丧。妻遗腹有娠,产一女,取名贞儿。贞儿年幼聪慧,方十岁,即帮其母操持家务,每日为人洗衣以度生活。一日,母病危急,但无钱延医,便割股疗母,病果轻。贞儿侍母左右,日不饱,夜不眠,时历二旬。待母病愈而己疾已甚。谓母曰:儿病已难回生,望母多自珍重。语毕大哭。母问之,贞儿欲言又止,终不出口。再三询问,以割股事告。母见女臀,果一巨创未愈,逾日而卒。不久,此事便传遍全城。经县令亲查事实,决定将长弄改名为孝女弄,以示表彰。

  油车弄

  油车弄位于仓桥街东侧,为东西转南北向的弯弄,东西向段较窄,南北向段略宽。弄西起仓桥街,向东折成南北向后,向南延至火珠巷。

  油车,亦即油坊,为绍兴旧时著名行业之一,可与酒坊、酱园齐名。据该行业老人回忆,上世纪30年代,经营甚盛,但油车均设于城郊,达17家,却没有一家开设于油车弄的。有人以为弄内旧有油车,因以名弄,估计不确。

  该弄在上世纪90年代建设城市广场时被整条拆除。原来弄址已成为现广场的一部分。

  桂屏弄

  桂屏弄是城区西北的一条偏僻小弄,南北向,位于原北海池与西郭上岸之间,也就是今环城北路与北海桥直街间,弄长约150米,宽2米左右。由于弄内曾经办过龙山书院,使这条不起眼的小弄,不论在旧志还是新编的地方志上均常能见到。

  桂屏弄的地名是因明代弄内曾建有桂屏庵而来。而龙山书院,开始也并不称龙山书院,而称山阴义学,初建于武勋桥畔,后在卧龙山西麓建起仓帝祠,便把义学迁往仓帝祠,才改名曰龙山书院。不过“士僧杂处,终不若专设之为便”,所以到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山阴知县庄文进将桂屏庵撤去,把原来“士僧杂处”的龙山书院从仓帝祠移至桂屏庵原址,使书院从此有了专所。虽然书院已迁离卧龙山达数里之遥,但为“不忘其旧”,仍名龙山书院。

  自乾隆至今已200多年,但听说这龙山书院旧屋,在上世纪70年代时尚存,后因建造宿舍楼,乃被拆去。但弄犹存在。2003年,北海桥直街自迎恩门至单棚弄一段成片被拆除,弄已无遗迹可寻了。

  孟家弄

  孟家弄为南北向小弄,宽不足2米,北起孟家桥,南至南街大树下,即今延安路绍兴图书馆东侧。旧时,弄内有孟姓大户居住,弄和桥乃均以孟家名之。其弄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上未标出,但民国《绍兴城区图》上有载。

  弄西侧有成片农田,约有13亩,故该处俗称十三亩头。后孟宅衰落,便把俗称的十三亩头作为正式地名了。

  直至上世纪80年代,弄内的农田仍作为菜地由附近农民收种。90年代,为新建绍兴图书馆,农田均被征用,成为图书馆馆址。弄的南段也成为绍兴图书馆东侧的通道,仅留下北部靠近孟家桥的不足原弄三分之一的地段,仍保持着原来小弄的旧貌,其门牌仍沿用俗名,称十三亩头。

  龙机弄·龙梭径

  在绍兴城区大江桥北,原有两条小弄,一条称龙机弄,一条称龙梭径。因旧时解放北路仅到大江桥脚为止,桥北以桥为界,东称萧山街,西称大路下岸,即今下大路。这龙机弄和龙梭径的位置,便在石家池以南,萧山街局弄西侧。两条弄均为南北向,龙机弄长100余米,龙梭径则不足百米。

  龙机,即旧时木制织机,龙梭,即织机上的梭子。可以想见,大江桥下这一带地方,当为织染作坊聚集之处。而据旧志记载,清前,有一个专门管理织造印染业务的衙门,称织染局。这个织染局的位置,《嘉庆山阴县志》中有两处记载,一处是在卷四:“石家池在县东北织染局”,另一处是在卷五:“织造局在江桥”。根据这两处记载推断,织染局当在石家池与大江桥之间的局弄一带。估计局弄的地名,也可能是因织染局而得名的。

  上世纪50年代,因解放北路向北延伸,自大江桥北至城北桥,新辟道路,而且一再拓宽路面。现在,虽然局弄尚存,但这西侧的龙机弄和龙梭径却是无迹可寻了。

  穆神弄

  穆神弄在新建南路塔子桥南堍,弄东西向,起自鲁迅故居百草园外墙,止于新建南路,长不足百米。因弄口北侧有穆神庙,因以名弄。

  穆神庙旧为三间两进,并配置土谷祠和财神堂。据传,土谷祠旧时住有一个叫谢阿桂者,以替人帮工为生,有时也不免手脚不清。鲁迅便以他为原型,创造了阿Q的艺术形象,并在小说《阿Q正传》中写道:“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周建人在《阿Q时候的风俗人物一斑》中也写道:“塔子桥南首有长庆寺……寺的对面为穆神庙,正传中阿Q所住的土谷祠即指此地。”早年,许广平来绍兴时,也特地去看了土谷祠,她说:“我更亲切地找到阿Q的所在,仿佛此中有熟人,呼之欲出。”

  由于以上原因,穆神庙在人们中的印象便日益淡化,而只知此庙为土谷祠,而不知为穆神庙了。据居住在塔子桥畔东咸欢河沿的张姓老者称,旧时,庙额为穆神庙,但后来,庙额也改作土谷祠了。

  穆神庙后进因年久失修,早已倾废。现在的后进大殿是2003年修建鲁迅故里时所重建,并非原物。不过,弄口庙前的一个过街戏台,却仍是清代建筑。戏台单檐歇山顶,四周石柱上凿有榫眼,架上横档,铺上木板,即可演戏。平时拆除档、板,便成街亭,为他处所罕见。

  这条弄的住户门牌,现已改称新建南路。但城建部门2003年拆迁弄内部分旧房时,却仍用旧名,不过不叫穆神弄,而称木成弄。

  火珠巷

  火珠巷位于宝珠桥东首,该处旧有小山,曰火珠山。据《越中杂识》称:“火珠山,在卧龙山东隅,小而圜,绝类龙颔之珠。”故桥原称火珠桥,巷亦以山名。
  巷东西向,东起大街,即今解放北路,西至宝珠桥东堍,因绍兴乡贤王子余故宅位于巷内木桥弄,民国间,曾将火珠巷改称子余路。原为一河一街,河在街南首,与府河和宝珠桥河相连。民国28年(1939)填河筑路,并以当时拆除城墙的条石铺设路面。解放前夕,巷内报社林立,据民国38年(1949)2月统计,当时城区有报社5家,设在火珠巷的便有《民国时报》、《绍兴新闻》、《越报》和《绍兴工商报》4家,时为绍兴新闻中心。

  建国后,改称光明路。本世纪初,为筹建绍兴大剧院,沿街住户全部拆迁。现除绍兴大剧院以西至宝珠桥东尚留有100米左右的地段称光明路外,其东段地块已成城市广场通道。

  花巷

  花巷为沿府河东侧的一条南北向小巷,南起清道桥,北至县西桥。即今北后街南段。

  巷内旧有清光绪三年(1877)由绍兴布业同人集资所建的布业会馆,有建于民国2年(1913)的绍兴第一家正式戏院觉民舞台,更有茶室、浴室、菜馆、照相馆、茶食店等等,是当时城区较为繁华的地方。建国后,改称北后街。1950年,觉民舞台被大火所焚。之后,各商号陆续迁往前街,小巷逐渐冷落。但清代所建的布业会馆,尚保存完好,现为绍兴市老干部局和老干部活动中心。

  五、寺 庙

  大善寺前

  大善寺前原指旧时县西桥至水澄桥一带街道,即今解放北路城市广场的一段道路。因街西旧有大善寺,故称大善寺前。

  据旧志记载,大善寺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4)。时有钱姓女,未嫁而殁,遗言以奁资建寺。其地为民黄元宝所舍,由僧澄贯主持其事,名大善寺,并建7层砖塔1座,称大善塔。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寺改名开元。后唐长兴元年(930),钱镠另建开元寺,敕复为大善。历来香火甚盛。民国间,寺前场地曾建棚屋,商贩云集,形成商市。杂耍、小吃,各色俱全。寺前一带街面也商店林立,曾是绍兴城区商业最为繁华之处。绍兴人对逛街,旧时习称“嬉大街”,所谓“大街”即指大善寺前一带。

  十年浩劫中,寺废。后寺宇被拆,寺址建商业大楼。21世纪初,商业大楼拆除,成为城市广场的一部分。但寺西侧的大善塔,历一千多年风雨,至今仍屹立于广场之上。让人尚能依稀找到旧时大善寺前的方位。

  大善寺东北府河上,原尚有大善桥一座,为单孔石拱桥,横跨府河,可通往月池坊。1978年府河被填,改成涵洞,桥亦废。

  开元寺前

  开元寺前为东起大坊口西至清道桥,即今东街西端至新建路口的一段街道。因街北旧有开元寺,被称作开元寺前。

  开元寺原为唐节度使董昌故宅。钱镠平董昌乱以后,于后唐长兴元年(930)改以为寺。重甍广殿,冠绝他刹。有罗汉堂,塑罗汉500尊。每年正月初一,到开元寺数罗汉以卜一年休咎祸福,曾相沿成俗。自正月初一至十五,寺前广场更是摆摊设铺,百货杂陈,商贾云集,形成闹市。抗日战争期间,寺一度被日伪军占用,三尊大佛及五百罗汉,均遭捣毁,众多寺屋被拆,寺乃废。惟大殿屋宇尚存,后成绍兴第一医院用房。开元寺前的地名早被人遗忘。

  本世纪初,绍兴第一医院在城北新建,开元寺前地块于2009年8月被公开拍卖,为绍兴国商大厦与金渔投资联合拍得,仅存的大殿屋宇现在虽尚保留,但亦前途未卜。

  大王庙前

  大王庙前即今钱王祠前,为延安路以南,解放南路与新建南路之间的一条东西向小街。因该地旧时建有祭祀钱镠的祠宇,而绍兴百姓习称钱镠为大王,故俗称该祠为大王庙,其祠前小路也称为大王庙前。清光绪间所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仍沿称该地为大王庙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钱王祠前。

  钱王名镠(852~932),字巨美,唐末临安(今杭州市)人。少好拳脚,曾以贩盐为盗。唐乾符二年(875)石鉴镇将董昌招募乡兵,钱镠应募为偏将。后以战功升都指挥使。光启三年(887),朝廷以董昌为越州观察使,镠代为杭州刺史。后董昌据越州称帝,唐昭宗封钱为浙江东道招讨使,率兵攻克越州,生擒董昌。后梁开平元年(907)钱镠被进封吴越王。后唐同光元年(923)又进封吴越国王。长兴三年(932)卒,谥曰“武肃”。钱镠在位时,曾组织民工,疏浚鉴湖,挖掘水井,百姓深感其德,咸呼大王。

  钱王祠始建于钱镠死后。据《越中杂识》载:“吴越武肃王钱镠薨后,嗣王立庙于越,基甚宏敞”。至宋末,庙渐圮。明嘉靖十六年(1537),知府汤绍恩重建,并在东西两侧,树立石坊,一曰“七朝忠考”,一曰“三世勋名”。民国时毁。现遗址为越城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祠前小街犹存。在东侧15号大院内,尚有水池一方,相传即为旧钱王祠放生池。

  杏花寺前

  杏花寺前系指旧时南街马坊桥向东至柔遁弄口的一段道路,即今延安路新建南路口至绍兴第二医院新门诊大楼之间。因该处旧有杏花寺,故称杏花寺前。

  杏花寺在清《康熙会稽县志》所刊《绍兴府城图》及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上均有记载。寺始建于周显德初,但当时并不以杏花名寺。据《万历会稽县志》载:“杏花寺在县东南二里,周显德二年(955)钱承裔建,号法华禅院。宋开宝三年(970)改宪台永寿院。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旌教院。”后因寺内“植杏甚茂,因以名寺”(《越中杂识》)。寺前的一段街道也称作了杏花寺前。

  20世纪50年代初,寺废,寺舍移作他用,后拆除。现寺址已成为绍兴第二医院的部分用地。

  禹迹寺前

  禹迹寺前系指旧时糕店弄南口到春波桥的一段道路,即今中心南路至鲁迅东路春波桥的一截地段。因路北侧旧时有禹迹寺,故称禹迹寺前。

  据康熙《会稽县志》载,东晋义熙十二年(416),郭伟舍宅建寺。唐会昌中(841~846)废,大中五载(851)复建,并置禅院于北庑,赐名大中禹迹寺,寺屋甚多,门为楼,奉五百阿罗汉,甚壮丽。相传南宋时有曾文清者,卜居于寺东侧空舍,每日惟种竹读书。陆游年少时,常到寺中向曾学诗。曾死后陆游曾为其撰写墓志。因沈园即在寺南,陆游晚年亦多次到寺登楼眺望沈园,以寄托对前妻唐琬的怀念。并在其诗作中,一再提及该寺。寺前有古井及春波桥。寺早废。寺址一度建过工厂,现为街面商铺及住宅小区。惟古井及桥尚存。井前立有禹迹寺古井石碑,高150厘米,宽70厘米,为已故绍兴书家周庸邨书。该处地名已统称鲁迅东路。

  龙华寺前

  龙华寺前位于广宁桥东,都泗门内,为一条东西向的沿河小路。因该地有龙华寺,乃称龙华寺前,民国22年(1933)测绘的《绍兴城区图》上有载。

  龙华寺,寺坐北朝南,南朝宋元嘉二十四年(447),吏部尚书江夷建。夷父江彪,东晋永和中(345~356)任会稽内史,龙华寺寺地为其住宅。后夷六世孙江总避难会稽时,曾至该寺。据《越中杂识》载:“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人。侯景寇京师,台城陷,总避难会稽,憩于龙华寺。”江总后入陈,为仆射尚书令。该书作者西吴悔堂老人还认为,“人作江淹,误。”殿中旧有十八罗汉画像,传为五代画僧贯休所作。寺东侧有东西向梁式石桥,曰龙华桥,寺前后绿水环绕,景色甚佳。民间将寺、桥一带,俗呼为龙王堂。

  寺毁于“文化大革命”间,佛像遭毁,屋宇亦被移作他用。本世纪初,寺宇重建,新塑如来佛像、十八罗汉及四大金刚,开放后香火甚盛。该地现称都泗门。

  镜清寺前

  镜清寺前指宝珠桥与府桥之间的一段南北向小街,南起府桥东堍,北至宝珠桥东堍,与旧时仓桥直街衔接。当时,该处建有镜清寺,因称该小街为镜清寺前。

  据旧志记载,绍兴镜清寺有二,一在距城20里柯桥州山河塔村。一在城内府桥东北数十步。《嘉庆山阴县志》称,该寺“旧志不载,父老言,北司分署改为之,固不久也”。由此可证寺约建于清乾隆或嘉庆早期。又据《绍兴佛教志》载:“寺临街,山门西向,前有高大精致石牌坊一座。20世纪50年代,寺内仍有佛事,60年代废,寺地改建民居。”

  据笔者采访当地老者得知,建国初,群众仍习称该小街为镜清寺前,后改称红旗路,现统称仓桥直街,已列为历史保护街区。

  圆通寺前

  圆通寺前指府桥与酒务桥之间的一条南北向小街。该街南连小酒务桥直街,北接镜清寺前。因北宋时建有圆通寺,街以寺名,故称圆通寺前。

  圆通寺亦称圆通妙智教院。据《绍兴佛教志》载:北宋开宝八年(975)少卿皮文灿舍地建,因置观音于堂,号观音院。熙宁中(1068~1077),知州赵忭具奏以祈祷之地,赐额圆通。南宋绍兴(1132~1162)初,高宗驻跸越州,宣赐御书《金刚经》。乾通八年(1172)府又以寺祈祷消退旱疫有应,闻于朝,加额妙智,称圆通妙智教院,后复名圆通寺。

  据传,陆游曾为该寺撰写《圆通寺建僧堂疏》。寺坐东朝西,殿两侧置有土谷祠、关帝殿、包公殿、华陀殿等。寺前过街有戏台,台后临河。20世纪50年代,寺内仍有佛事活动,后废。寺舍一度充作仓库,后改作民居。现已遗迹难找。
  圆通寺前地名“文化大革命”期间起曾改称红旗路,现统称仓桥直街。

  大能仁寺河沿

  城南和畅堂,旧有河道,其西端有寺,曰大能仁寺,故该处沿河一带旧称大能仁寺河沿。因其地远离闹市,民国27年(1938)的《绍兴县政公报》列该处为偏僻河沿。

  大能仁寺始建于晋咸和六年(331),由许询舍宅而建,初号祗圆寺。后屡有兴废,寺名亦多变更。至北宋政和七年(1117),方改名能仁寺。后一度改为道宫。南宋建炎间(1127~1130)复为能仁寺。时城内另有能仁院,而规模稍小,故郡人习称该寺为大能仁寺。寺内有大殿、天王殿、伽蓝堂、禅堂、僧舍等,佛像庄严,规模宏伟,为禅林名刹之一。民国29年(1940)有僧十余名。至36年(1947)尚有僧人5名。上世纪50年代寺废。1952年,和畅堂河改路,其地统称为和畅堂。寺址亦于1953年建为绍兴茶厂。21世纪初,复建为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火神庙前

  旧时,今新建北路团箕巷口建有火神庙,故庙前南起断河头,北至县东门一带,习称火神庙前。

  火神庙始建于明代,坐西朝东,供奉火神。因旧时火灾频繁,为祈求家宅平安,免遭火患,香火甚盛。庙内有五侯祠,供奉明代五位会稽县令。据乾隆《绍兴府志》记载:“火神庙在(会稽)县东城隍庙之左,开元寺之后。内有五侯祠,以祀会稽令罗侯、翁侯、戴侯、赵侯、彭侯者。”据考这五侯分别为罗相、翁愈祥、戴九如、赵上谔和彭如楠,皆明万历间会稽县令,曾为百姓办过些许好事,故建祠祀之。

  殿前建有戏台,以为演戏酬神之用。旧时农历六月廿三,绍兴有火神会,庙内香火特盛,还请戏班,唱戏3天。据文物部门考证,戏台建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清道光九年(1829年)重修。台为单檐歇山顶。四角立石质圆柱。前檐有联曰:“父老闲观消白昼,儿童归去话黄昏”。上世纪90年代,新建北路该路段拓建道路,庙宇被拆,戏台被整体移建于府山公园盆景园内。现火神庙及其路名均废,但戏台尚保存完好。

  六、池 湾 溇 河沿

  送嫁池

  送嫁池原在西小路吴家台门后,相传系明代刘宗周为嫁女而挖掘,用作陪嫁,以示对其女之宠爱。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号念台,山阴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曾任礼部主事、吏部左侍郎。官至左都御史。他为官刚正,敢于直谏,为痛陈时政,曾屡次上疏,却每受贬斥,多次罢黜归里。

  刘宗周一生致力著述讲学,在家乡创办蕺山书院,人称蕺山先生。主持证人书院,提出“诚敬”、“慎独”之说,黄宗羲、祁彪佳等均受教于他。弘光元年(1645),杭州失守,刘推案恸哭,后绝食而亡。清乾隆时,赐谥忠介。

  送嫁池上世纪80年代犹存。池长80余米,宽30余米,呈椭圆形。池北以石块堆砌,东南西均为土堤。90年代在该处兴建住宅,池被填。2003年10月,笔者在西小路实地察看时,经一位当地曾目睹填池的老者引导,在西小路53号内,几经弯曲,才找到送嫁池旧址,但已成北海花园住宅小区。

  北海池

  北海池在府城西北西郭门(即今迎恩门)内,其面积在府城众多池沼中,仅次于东大池。旧时,池四周均为田野,即北海畈,田中作物,全赖池水灌溉。夏季,临近农民常在池中沐浴。相传唐代时,著名书法家李邕,曾寓居附近,而池名由来,亦和李邕有关。

  李邕(678~747)字泰和,扬州江都人。初为谏官,历任郡守。工文善书,尤擅以行楷写碑,取法二王(王羲之、王献之),而有所创造,自成一体。因曾任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后人便以其号北海名池、名桥,因有北海池、北海桥之称。

  北海池池水原可经相家弄河与西小路河相通。后填河改路,乃成池沼。上世纪90年代,该地兴建绍兴国际大酒店,池大部被填,仅留小池一方,留于酒店之内。

  韩家池

  韩家池位于卧龙山北麓,因池原为明代韩宜可宅园家池,因称韩家池。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上载有池名。

  韩宜可(生卒年不详)字伯时,明山阴人。洪武元年(1368)荐授山阴县学教谕,旋擢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时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等有宠于帝,宜可出弹文,劾胡等险恶似忠,奸佞似直,恃功怙宠,擅作威福,要求斩首以谢天下。因此被逮入狱。后胡惟庸以谋反诛,陈宁等亦以奸败,一如韩言。九年(1376)出为陕西按察司佥事。为官吏得罪处笞刑以上者,皆谪凤阳事曾上疏抗争,极言官吏有罪,当按其情轻重,分别治之,罪人不应驽合门连坐。此议为明太祖采纳。曾奉命撰写祭祀钟山、大江文,名震朝野。授山西右布政使。后以事安置云南。建文初(1399)由人保荐起官云南参政,入拜左副都御史,卒于官。

  旧时,其宅东侧有南北向小弄,长100余米,名韩家弄。民国13年(1924),其宅园由绍兴箔业公所建为慈善救济团体凌霄社。建国后,改建为绍兴饭店。上世纪90年代初,其弄尚存。90年代末,饭店扩建,弄址纳入饭店范围,乃废。而韩家池也已成了饭店内的一方池塘。

  王衙池

  王衙池在原车水坊以南,旧文元弄东侧。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有载。旧时面积较大,后被周边居民填塞侵占,逐渐变小。据当地老者反映,上世纪50年代,该池面积尚达数亩。原池东有小弄,南起教场沿,北止于人民西路,弄名即为王衙池。

  1989年,人民路向西延伸,路面拓宽,王衙池及池西文元弄已建为商厦,路名乃废。

  池至本世纪初,仅有部分残存。2003年冬,笔者经当地居民指点,在人民西路356号住宅楼的后面,找到了这个残存的小池。池呈长条形,东西长30余米,南北宽约3米。池很浅,水离地仅数寸,深不足1尺。水面长满浮萍,无浮萍处,清澈见底。残存的水池也有一半左右的池面,被围墙划入拆建地块。2010年春,笔者再次到该处察看,遗憾的是,这残存的小池亦已无法找到了。

  龙喷池

  龙喷池是绍兴府城古池之一,南宋嘉泰《会稽志》已有记载,可证池应开挖于南宋以前。明万历《绍兴府志》、清嘉庆《山阴县志》上亦均有记载。明文学家张岱还写有《龙喷池》的文章。

  据记载,当时池很大,广达30亩。但在清光绪十九年(1893)的《绍兴府城衢路图》上却无记载。该图标有北海池、送嫁池、洗马池、韩家池、石家池、蜻蜓池、东大池、寺池、大池、双池、曲池、月牙池、王衙池、砚瓦池、天池等15处,小到如天池都标出了,又怎么会把30亩方圆的大池漏下?故有可能池在光绪时已被填塞。

  对于龙喷池的原来位置,嘉泰《会稽志》上曾有这样的记载:“繇车水桥巷而西过桥之南,有大池,曰龙喷池。池正方,可三十亩。”根据这段记载,再来查看《绍兴府城衢路图》,似乎车水坊南的一个王衙池倒有点相像,只可惜现在这个王衙池也不存在了。

  至于有人考证龙喷池应在现环山河中,池成河湾,令人费解。

  洗马池

  洗马池原在铁甲营以东,试弄西首。清时,铁甲营为越城左营守备署的署址,有军士数百名。这池便成了驻军战马饮水、洗涮之地,因名洗马池。

  洗马池面积不大,从《绍兴府城衢路图》所标形状看,池为斜长方形,东北、西南角略尖。2003年冬,笔者曾采访当地一位老者,据称,他在上世纪50年代初已居住营桥河沿,当时该处已是一片杂地。只知有洗马池之名,却从未见过有什么池塘。估计池在民国时已被填埋。现这里已建试弄住宅小区。

  大池

  大池原位于观音弄与缪家桥河沿之间的大池弄内。池虽名大,其实面积不大,不到邻近赵园(今儿童公园)东侧双池的四分之一。早年池水清澈,池可供垂钓。后因长期失管,也有人向池中倾倒垃圾杂物,池水逐渐变质。20世纪90年代,为兴建住宅小区,遂填池建屋。但地名未变,成了没有大池的大池弄。

  双池头

  在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上,标有两个双池头,一在赵园(今儿童公园)以东,一在桂圆畈北侧(今投醪河东段南首)。前者直至上世纪70年代,一直保持原貌,为居民洗涤、垂钓之所。80年代,儿童公园扩建,便将双池划入公园,并增设水上设施,成为游乐场所。后者因池边空地较多,多年来逐渐为附近居民侵占,用作菜地,且粪缸成排,池水及周边环境严重污染。

  2003年,为改善环境,由政府出资,将投醪河东段南首的双池头改建为罗门公园。公园以原有双池为主体。沿湖广植林木花草,水上搭建平桥,并点缀以亭榭水阁,营造了一片曲水环绕、小桥流水的水乡景色,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之一。

  如今,两个双池头的地名虽然均消失了,但所幸的是池还存在。在众多古池被全部或局部填埋的今天,是很难得的了。

  谢家湾头

  谢家湾头原位于香桥之东,与萧山街相连接,南北向,街河并行。明时,该处为大学士谢迁府第,且河道亦正在此处打弯,因称谢家湾头。

  谢迁(1449~1531),字于乔,号木斋、木溪,余姚人,明世宗阁臣。成化十年(1474)乡试第一,次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弘治八年(1495)诏命入阁,参预机务,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正德元年(1506)武宗即位。时刘瑾擅权,谢上书“请诛刘瑾”,帝未纳。四年(1509)遂致仕归里,并追夺诰命及所赐玉带服物。至谨诛复职。嘉靖六年(1527),以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次年以老辞归。十年(1531)病逝于家,谥文正。谢迁秉节直亮,时称贤相。后里人在此立谢文正公祠,以为祭祀。

  20世纪90年代,为改善城区交通,该处整体拆迁,现已改建为中兴北路,惟路西侧小河犹存。

  至诏湾

  相传,唐时贺知章弃官回绍兴为道士,天宝间(742~755),有诏赐鉴湖一曲。使官由水路而来,于是处登岸,后人故称该地为至诏湾。估计因“至诏”两字不易为平民百姓所理解,便以讹传讹,称作猪爪湾了。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亦从俗称猪爪湾。

  据该图所标方位推测,至诏湾原址大致为今宋梅桥南一带河道。

  木杓溇

  木杓溇原位于伽蓝殿以西,为东西转南北向小弄,东与伽蓝殿相连,经西向北与天后宫连接。旧时,承天桥河由北向西,在该处形成木杓形小溇,因以名溇。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上,可以找到该地名。

  1952年,河填溇废,现该处已成住宅区。

  探花桥河沿

  探花桥位于萧山街与蕺山街相交接处,为南北向石横桥,跨萧山街河。桥南沿河小街即称探花桥河沿。旧时,街上商铺林立,并多过塘行及批发商号,市面繁荣。

  探花桥因附近有探花台门而得名。现桥侧的萧山街57号,尚留有该台门。台门坐北朝南,原为明董玘府第。董玘,明弘治乙丑(1505)科进士,廷对第二。授翰林院编修,后官至吏部左侍郎。卒后赠吏部尚书,谥号文简。旧时,台门前通衢两侧各建有石坊,东坊位于探花桥脚,西坊立于斜桥东堍。据传,现存于府山越王殿下的二截古松化石,即从该台门移来。

  20世纪90年代,为新建大厦,沿河房屋全部被拆除,街废。现河沿旧址已成大厦屋后小路,当年沿河商号的繁忙景象不复再现。但桥南已与胜利东路相通,并建立牌坊,于此,即可眺望蕺山。

  会源桥河沿

  会源桥河沿在会源桥南侧,西起会源桥东堍,东至藕芽池底,长100余米。

  会源桥现在人民中路东段,跨稽山河,原为单孔梁式石桥,1961年曾改建为石砌拱桥。河沿原为一河一路临河小道,路边有木结构平房矮屋若干。20世纪90年代,人民路东段扩建,会源桥又重建为宽30米,净跨6米的砼板梁桥,沿河民宅也同时被拆迁。现河沿均成围墙,部分地段离河磡仅0.5米空地,旧时的会源桥河沿已不复存在。

  舍子桥河沿

  舍子桥河沿在舍子桥以东,东起马坊桥,西至舍子桥脚,原为一路一河小道。旧时,府河在舍子桥南分流向东,流经该处,故称舍子桥河沿。

  该处旧为石板小路。民国间,民宅稀少。但建于河沿西端的成章女校,却颇有影响。民国元年(1912),陶成章在上海被刺殉难,绍兴各界人士为纪念烈士,便在舍子桥下原绍兴同知衙门创办学校,并以成章命名,以慰烈士英魂。学校占地5亩余,有屋舍数十间。蔡元培还为该校题写校训“义恕仁”三字。民国5年,孙中山先生到绍兴东湖陶社祭祀陶成章,回城后又到该校,在烈士遗像前默哀致敬。学校原为女子中学,后改成章女子小学,再改成章小学,现已移迁至大禅法弄。

  1961年,河西段被填建路,舍子桥河沿地名乃废,该路段现已统称延安路。

  圣路桥河沿

  圣路桥原位于大坊口,即今新建南路与东街交叉口。旧时,东街南侧街屋后有东西向小河,称东街河,桥即架于新建南路与东街连接处的河上,为梁式平桥。桥东侧河南有小路,即为圣路桥河沿,长不过一百余米。

  上世纪40年代,笔者家曾一度居此。当时,河上尚有小船通行。后因周边居民倾倒垃圾瓦砾,河渐堵塞。但至20世纪末东街街面未拓宽前,街后被局部堵塞,小河与沿河小路犹存。东街拓建后,路乃不复存在。

  七、山 地 田 庄

  蛾眉山

  蛾眉山原位于府横街以北,香椽弄以南,即今越都商城北侧。山体狭长,形似蛾眉,故称蛾眉山。明末清初尚存。与卧龙、戒珠、怪山、白马、彭山、火珠、鲍郎等山,并列为越城八山。

  此山在明代张岱的《越山五佚记·蛾眉山》一文中,记载甚详。文曰:天启五年,姑苏周孔嘉僦居于轩亭之北,余每至其家,剧谈竟日。一日,至其屋后厨下,有石壁丈余,苍蒨逼人。余曰:“此鼎彝青绿,真三代法物也,何以屈居于此。”问其邻老,邻老曰“此蛾眉山麓也。山高丈余,阔三丈,长数十丈,南至轩亭,北至香椽衕。石皆劈斧皴法,望之如蛾眉一弯,横黛拖青,浑身空翠。”余以梯踞屋脊上,栉比观之,得其约略形似,又向左右邻缘墙摸索,皆从鸡栖豚栅灶突溷厕之下,得其寸践尺麓,便大叫称快。量其长短阔狭,与邻老所言不爽。

  此山在清光绪时所绘《绍兴府城衢路图》中已无记载,估计被平于清代光绪以前。

  鲍郎山

  鲍郎山又称阳堂山,原位于南门以西,即今环城南路南门公园西首。山高约3米,东西狭长30余米,旧时城墙曾建其上,成了一山横卧府城内外。为旧时越城“八山中藏”的八山之一。《南宋绍兴府图》中有载。据清《越中杂识》记载:阳堂山,在卧龙山南三里,郡城跨其上,南麓出城外。后汉鲍盖葬此,故一名鲍郎山。山北旧有鲍郎祠。嘉泰《会稽志·山》引《旧经》亦云,鲍郎,东汉人,名盖,生好猎,死葬于此。

  民国27年(1938),为抵御日军侵略,城墙被拆毁,但该处河沿尚留有小丘一方,即为鲍郎山南麓旧址。20世纪末为拓建环城河,河道加宽,小丘部分挖为河道,部分成为沿河绿地。

  学坛地

  学坛地原为东西向小路,东起贯珠楼,西至合璧楼,因该处曾建会稽县学,故将县学前一带,称作学坛地。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有载。

  会稽县学始建于宋崇宁二年(1103),南宋景炎二年(1277)毁于火。元大德五年(1301)复建。明嘉靖间(1522~1566)购地扩建,增建启圣殿、启圣祠、复礼斋、乡贤祠等,规模甚大。清末,科举废除后废。民国时,改设绍兴县民众教育馆。抗日战争期间为侵绍日军所毁。

  上世纪50年代,该处曾建简易平屋200余间,广招商贩,辟为市场,称新市场。曾一度成为闹市,仅戏院便有2家。后逐渐衰落。80年代,绍兴邮电大楼兴建,该处成片拆迁,成为大楼的部分用地。

  秋官地

  秋官地原为东西向斜行小街,沿街两侧皆有住屋,东南起自都昌坊口,西北止于大云桥,地名由来旧志无载。该地名在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上作秋官地,而在民国22年(1933)的《绍兴城区图》上却作秋官第。故亦有可能,该处旧时曾有过秋官宅第。

  明代,该处为绍兴卫治所在地,并在治西南建旗纛庙,以为驻军祀拜旗神之所。康熙《会稽县志》载:“绍兴卫旗纛庙在县南二里,明洪武十六年(1383),始基于卫治之西南。”该庙曾于弘治间(1488~1505)重修,至清康熙时(1662~1722)已颓废。建国后,拆除临河住屋,拓宽路面,改称鲁迅路,成一街一河格局。并在路西口立鲁迅铜像,建文化广场。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亦开设于此。
  2009年,该处作为鲁迅故里建设工程,进行全面拆建。如今,街道宽了,街屋新了,但离鲁迅笔下的风情旧貌,也越来越远了。

  大道地

  大道地位于东郭门内惠日桥以东地块,因该处旧有大片空地,常为附近农民晒谷、晾菜之用,故俗称大道地。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有载。

  民国期间,该处已逐渐有居民搭建小屋,至建国后,已经矮屋连片,留下的道地越来越小。上世纪80年代初,该处先后兴建惠日桥住宅区和东郭门新村,大道地已不复存在。2003年冬,笔者在该地实地踏看,蒙一居住当地的老者指引,东转西拐,终于在东郭门新村三幢东侧的一排平屋的矮墙上,找到了一块蓝底白字,已经破损的“都昌坊路大道地”的地名牌,证实了该地原来确是大道地。这块破损的标牌,估计为上世纪60年代前后所设。

  望花畈

  旧时,绍兴城区人稀少,居民一般均居住于街衢附近,近城四周,住着大批农户,他们以农为业,以地为生,故在府城以内,依然保留着大批农田,如罗门畈、草藐畈、螺蛳畈等等,望花畈便是其中之一。其地名《绍兴府城衢路图》及《绍兴城区图》中均有记载。

  望花畈位于城南,北临投醪河,西接府河,东连罗门畈,南面南大江。宋时,该地称上原。当地农民除种粮外,还多以种养花卉为生。其西侧有桥曰望花桥。清乾隆《绍兴府志》在望花桥条目中称:“望花桥在府学前,其旁地名上原,民多艺花为业,故名。”志中还引用了陆游“君不见会稽城南卖花翁,以花为粮如蜜蜂”之句,以证其事。现望花桥尚存,位于望花畈西,横跨府河,为单孔梁式石桥,桥北侧桥板上刻有“望花桥,大明天启二年”等字样,南侧已更名为建安桥,但石栏上镌有“会稽县上望花坊信士钱大章喜舍”等字。

  直至上世纪70年代初,望花畈尚是成片农田。80年代后开始兴建住宅楼群,望花畈地名乃废,现已成为望花新村,西边为望花西区,靠东为望花东区。相邻的罗门畈,也建成了罗门新村,但在稽山路和中兴南路之间,还保留了一条称作罗门畈的东西向小街。而望花畈的地名已无处找到。

  草籽田头

  草籽田头位于寺池南首,即今人民中路东段南侧。清光绪癸巳(1893)所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及民国22年(1933)绍兴县政府建设科测绘的《绍兴城区图》均有记载。民国26年(1937)刊印的《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道路”中也列有“草子田头”地名,当时属孝义里。

  该地原为田野,面积达数十亩,因每年冬播草籽,以为肥料,因名。后面积逐渐减少。据走访当地老人反映,上世纪40年代,仅有四五户农户散居其间。后在此建便民火柴厂。建国后,在火柴厂旧址设福利院,即绍兴市社会福利院前身。上世纪末,其门牌为草籽田头12号。2009年,福利院迁移他处,其旧址已易为绍兴市民政局,门牌为人民中路628号。其东南大片土地,已建成花园新村。草籽田头地名消失。

  板马庄

  板马庄,一作扳马庄,原位于儿童公园以东,为荒僻小道,路南北向,北起人民中路,南至缪家桥河沿。民国22年(1933)测绘的《绍兴城区图》上有载。惟地名由来,旧志无考。

  该地中段东侧,有大池两方,俗称双池,池深水清,为附近居民垂钓、洗涤之所。上世纪80年代,儿童公园扩建时,将双池纳入公园范围,路遂不存。虽在靠近缪家桥河内部分地段,尚留有一条小弄,以为未拆迁住户出入,但门牌已改作缪家桥河沿。

  2010年初,笔者再次走访该处,却发现在儿童公园的南首外墙上,钉上了一块板马庄的路牌。其实此处实为缪家桥河沿。河对面称附马池。再向东有藕芽池头门牌。这块连一户板马庄门牌也找不到的板马庄路牌,实在已经名不符实了。

  脂沟汇头

  绍兴旧时习惯将河道弯处称作湾头或汇头,如谢家湾头,缸灶汇头等,胭沟汇头即为其中之一。其名《绍兴府城衢路图》、《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中均有记载,但无地名由来的记录。

  胭沟汇头位于府山直街和偏门直街转弯处。该处虽有河道,却无弯曲,汇头之称,不知因何而来?

  上世纪90年代后,偏门直街拓建,自环城西路至府山直街统称偏门直街,脂沟汇头地名乃废。

  泰清里

  泰清里位于卧龙山东南麓。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载有地名。其地应为今环山路南段一带。自沿山筑路后,其名早废。

  相传泰清里旧有龙山、蒙泉二泉,系集山涧细流而成,泉水清澈,夏不干涸。当地居民素有养鸡之习。鸡散放于山麓,既捕山麓昆虫,又饮二泉之水,故肉质细嫩,鲜美胜于他处。泰清里越鸡乃一度成为绍兴名产。

  可惜,现在不但泰清里越鸡难觅,甚至泰清里的地名,在当地也少有人知道了。

  八、其他

  古贡院

  贡院为科举制度时考试贡士之所,绍兴贡院原位于今鲤鱼桥以西,锦鳞桥西北首。虽然贡院早废,但古贡院作为一个地名,至建国后犹存。

  古贡院始建于宋。据旧志所载,宋自崇宁、乾道间(1102~1173)学校大兴,朝廷颁三舍法于天下,诸州乃皆贡士。乾道四年(1168),郡守史浩于郡城锦鳞桥之西,得爽垲地始筹建贡院,丞相蒋沛继之。至九年(1173)郡守钱端礼克成其绪。时贡院外东西各置牌坊,东曰“明经取士”,西曰:“为国求贤”。院前有联曰:“场列东西,两道文光齐射斗;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至嘉定十五年(1222),郡守汪纲又大加开拓。据宝庆《会稽续志》载,是年,“岁适大比,守汪纲乃重行整葺,且增屋三十间。视庭下地虽稍广,遇雨则泥泞,不可容足,又命凿石加秋瓦,坦然如砥,士子便之。院前待试地亦计工石填砌,为永久利云。”清康熙三十二年(1963),山阴知县迟焘还在鲤鱼桥西堍,立“古贡院”石坊。时贡院范围很大。周廷翰《古贡院记》云“自鲤鱼、锦鳞二桥缘河而西,又北折至西如庵以及弃地十余亩,皆贡院所有。”据新编《绍兴县志》载,徐树兰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为建古越藏书楼,以八千六百余两白银所购的一亩六分地,便是当时古贡院的辖地。

  如今,古贡院一带已统称胜利路,但鲤鱼、锦鳞两桥尚存。行人过此,当年贡院的流风遗韵,犹可想见。

  西营

  西营原位于大善寺北侧,与大善桥隔街相对,为东西向小路,东起解放北路,西至原人民剧院,长约200余米。该地宋时为驻军营地,因位于大营之西,因称西营。

  其时,府城分5厢96坊,西营为第四厢。据嘉泰《会稽志·军营》载:禁军威果系将第二十二指挥营在第四厢鲤鱼桥东,置额500人。按鲤鱼桥东以营为地名者有铁甲营、西营两处,估计西营为其中之一。

  现铁甲营地名犹存,西营却在上世纪90年代建设城市广场时全部拆除。其原址应在大善塔东北首,现已成广场绿地。

  大教场·小教场

  教场为旧时郡守观兵和士卒演练骑射之所,历代均有建立。据旧志记载,晋时,五云门外置有教场,唐代迁于城西迎恩门外。宋时已有大、小教场,大教场在稽山门内罗门畈,小教场在卧龙山上,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废。以后的教场为明洪武初(1368)所建,大教场在旱偏门以东,水偏门以北;小教场在新河弄福禄桥与万安桥以南。大教场原占地达200亩,至嘉靖年间(1522~1566)四周筑起围墙,东西深241弓(1弓合1.6米),官厅前南北广91弓,西墙处南北广50弓,尚有面积85亩。场内有演武堂,堂前设将台,并按节观兵。晚清时,小教场已渐成荒地,大教场尚作骑射操练和牧马之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大教场曾改建为田径场,一直成为群众举行大型集会和召开体育运动会的场所。后绍兴市体育馆在城东建城,大教场才废弃。20世纪80年代,其旧址兴建银都花园住宅小区。小教场后成绍兴市府大院的部分用地。如今大、小教场均已不存,但在原大教场的周边地段,尚留有大教场沿的地名。

  府学前·学后弄

  唐时,绍兴州学建于郡城北隅,至五代时废。宋嘉祐中(1056~1063)才迁址于城南投醪河畔,为当时监簿吴孜舍宅改建。嘉祐五年至治平二年(1060~1065)经数任知州营建,始毕其功。明清时又屡经大修增建,至康熙五十七年(1718),已形成宏伟的大片建筑,占地达90亩之多,号称“浙东诸庠第一”。为纪念吴孜舍宅建学之举,府学内尚设有吴孜祠。王十朋曾有诗咏其事曰:“右军宅作空王寺,秘监家为羽士宫。惟有先生旧池馆,春风长在杏坛中”。这府学门前一带,即俗称府学前,府学后有东西向小弄,称学后弄。

  府学自清末罢科举后废除,在其原址建稽山中学。由于年长岁久,原府学屋宇已基本无存,仅保留大成门3间及重修府学的碑记两方。

  民国时,府学前一带曾为荒芜小径。后随城市发展,该处已拓展为宽阔通道,地名也改作了投醪河路。府学后面的学后弄却改成了府学弄。

  第四宫

  据《越中杂识·古迹》载:“会稽县东南,有地名第四宫、第五宫、第八宫,故老相传,为董昌故宫。”查光绪十九年(1893)宗能述所识《绍兴府城衢路图》仅载有第四宫。《越中杂识》成书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至光绪十九年(1893)已相距百年,看来当时第五宫、第八宫地名已经不存。所以现在也无法知晓其方位所在。

  而第四宫所在地,据《绍兴府城衢路图》所载,大约位于今缪家桥河沿河南一带,该地旧称蜂场。20世纪70年代前,原为荒地,野草没膝,灌木丛生。1981年,于此兴建住宅楼9幢,为城区建设较早的住宅小区之一。现为姜家园住宅区的西区部分。